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11-05 浏览量:5
问:珠海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何部署?未来几年有什么发展目标?
杨川:根据珠海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珠海市产业发展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大项目引领,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则,打造“3+4”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即重点突破高端新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发展新材料、航空、海洋工程、节能环保产业。
到2015年,珠海将在生物医药、新兴信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围绕项目支撑和产业基地建设,打造3-4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10家左右年产值超20亿元的大型龙头企业。突破10项重大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5年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平均产值增速高于同期工业产值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形成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
珠海市的具体做法,首先是政策推动,积极营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环境。从体制机制创新入手,陆续出台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构建相对完善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支撑体系;其次是创新驱动,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第三是项目带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积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打造大板块、建设大基地、狠抓大项目,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问:专业镇在珠海当前经济构成中占怎样的地位?珠海专业镇有什么特点?你怎样看待专业镇在当今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杨川:目前珠海有5个省级专业镇,分别是以优质水产养殖为特色产业的白蕉镇、以电子信息为特色产业的井岸镇、以生物医药为特色产业的三灶镇、以游艇制造为特色产业的平沙镇、以打印耗材为特色产业的南屏镇。
2011年,珠海5个专业镇累计工业总产值达1220.32亿元,占珠海市工业总产值的35%;规模以上企业406个,占珠海市企业数的45%。珠海市专业镇特色产业集中度比较高,5个专业镇特色经济企业有380家,特色产业全年实现总产值718.67亿元。
专业镇已经成为推动产业集群集约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主要形态,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发展模式。通过专业镇建设,有利于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聚集并与产业紧密结合,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问:为解决专业镇创新集聚度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出台了哪些措施提升专业镇整体竞争力?
杨川:珠海市将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专业镇建设和发展:加强组织协调,推进专业镇各项工作;制定并实施专业镇特色产业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专业镇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专利技术项目计划,努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加大专业镇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力度。
问:珠海高校资源丰富,请问珠海如何利用这一优势,支持高校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为珠海经济发展服务?
杨川:珠海目前全日制高校在校生人数超过10万人,拥有教职工5000余人,规模居广东省第二,是珠海市产学研工作的一个重要资源。珠海市一直十分重视发挥本地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采取多种措施支持校企开展产学研合作。目前,珠海市政府与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签署了产学研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引进了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珠海设立分支机构,建设了11家省部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认定建设了14家以珠海本地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市级公共实验室,为企业引进了 247名科技特派员,设立了珠海市产学研合作信息网,在引进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企业开展国际产学研合作方面走在了广东省前列。
珠海注重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突出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如珠海市打印机及耗材生产的龙头企业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先后与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赛纳公司通过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突破打印机墨水和显影辊的关键技术;通过与浙江大学合作,成功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高基”成果应用于激光打印机SoC加密芯片,突破打印机SoC芯片的技术瓶颈,为成功研制我国首台自主核心技术激光打印机做出了重要贡献。赛纳公司还引进建立了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嵌入式工程中心珠海分中心、浙江大学—赛纳科技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珠海充分发挥毗邻我国香港和澳门地区的优势,积极探索开展粤港澳产学研合作途径,初步建立起与港澳大学之间从合作办大学、引进人才(联合国际学院),到项目合作、共建研发平台等产学研合作模式。如丽珠集团联合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多家境内外高校开展“参芪扶正注射液”研究,产品成为国内首创的纯中药澄明大输液,被评为省部产学研结合项目重大科技成果;珠海方正科技有限公司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设立研究院。澳门大学还成功在珠海设立了境外大学的民办非企业机构——澳大科技研究院。
但我们也注意到,珠海高校成立时间普遍不长,建设方向仍以教学为主,与国内知名高校相比,科研团队缺乏、科研条件和能力也相对薄弱,支撑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加强。目前,珠海市正与这些高校本部进一步加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充分利用高校本部的科技资源、推动本地高校办学模式转变等方式,促进珠海市产学研工作发展,为珠海市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