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日期:2013-04-12 浏览量:4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新课题。如何加快实施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如何提升自主创新和服务发展的能力,如何培育和造就创新创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如何用全球视野谋划创新等等,都是未来五年中国科技发展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科技创新也需要打造一个“升级版”。
面对世界范围内正在孕育和兴起的产业变革浪潮,我们既要冷静观察,也要积极部署。历史经验证明,新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变革所释放出的巨大生产力,往往是难以预测和想象的,今天看来成本巨大、造价高昂的新技术新产品,可能在十几年内就会催生出一批新兴产业,从而带来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竞争格局变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当前科技创新的重大历史机遇,奋力实现中国科技的“蛙跳”跨越。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担负着示范引领的重任。要全面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用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切实抓好国家高新区建设,积极培育新的区域发展增长极。要加大科技惠及民生的力度,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大气污染、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科技难题,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走进百姓生活。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夯实城镇化发展的基础。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围绕战略必争领域部署前沿高技术,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释放科技创新正能量的动力所在。当前最迫切问题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必须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高度,看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要加快引导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强化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要深化科技管理和评价奖励制度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和高效配置,形成激励创新的正确导向,完善培养造就拔尖人才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今后五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中国的科技创新既要破解一系列发展难题,也要承受体制机制改革的阵痛,还要平衡来自经济界、科技界等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升级”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催人奋进,需要我们尽快行动,凝聚全社会创新的勇气和智慧,从新的起点出发,向新的目标迈进,在狠抓落实上下工夫,用科技的神奇力量托起令人向往的“中国梦”。
《科技日报》(2013-04-12 一版)
(中国科技网)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