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张霞昌:纸质电池技术先锋

张霞昌:纸质电池技术先锋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12-03-11    浏览量:167

  3月31日晚,因为发明薄型柔性纸电池而捧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奖杯的芬兰籍华人科学家张霞昌一下子成了明星,他的名字也在一夜之间传遍了几乎整个世界。然而,就在大约半年之前,几乎还没人知道张霞昌是何许人也。

  这大概是张霞昌第一次以个人身份获得这样的奖项,而之前关于薄型柔性纸电池所获得的奖项几乎都是以芬兰Enfucell公司的名义。作为一种尖端的创新技术,该公司在2006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7年技术先锋”。在这家公司的网页上是这样介绍张霞昌的:“张霞昌博士,Enfucell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薄型柔性纸电池之父。”这句话一下子点出了他在薄型柔性纸电池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搞科研,“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社会有用”

  张霞昌说话不紧不慢,十分从容。“我父母都是上海的普通工人,我出生在上海。从1岁到6岁都在祖籍宁波,一直到上学才回到上海,而且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宁波。但是,在上海待的时间还是长一点。”张霞昌笑着说自己应该算是1/3个上海人,因为要加上在芬兰待的18年。

  “我1980年考入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专业是生物技术。说实话,这个专业并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而是学校分配的。但是,读了之后我越来越喜欢,这是个非常有潜力的专业。”于是,他在华东化工学院生物工程系一直读到硕士毕业。

  1987年,张霞昌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实际上,上研究生后,我就开始担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但主要任务还是做研究。”就这样,一直到1989年下半年,“为了开阔眼界,获得更好的发展”,张霞昌自费出国去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攻读生物技术博士学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从1993年开始研究生物燃料电池。博士毕业后,我留校继续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从发展的角度讲,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2002年,我曾经用这个技术给欧洲空间站做过课题,用在火星的宇宙飞行器上,可以节省能源,并能避免太空污染。”

  “但是,我目前获奖的产品,也就是我们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我原来的生物技术关系不大。我从2003年开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薄型柔性纸电池上。”之所以从生物燃料电池转到现在的薄型柔性纸电池,“是因为我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决定,并及时地调整研究方向。虽然,现在我从事的工作是以前研究的延续,但也有不同的地方。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零’的开始,这种电池和生物技术没有关系。但是,它们的应用对象是一样的,目的性也是一样的,都是产生电,产生能源,都是用于低功率消耗的电子产品。”

  张霞昌坚定地说:“我希望自己的研究能对社会有用,而不要局限于某一个领域,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开公司,“从技术人员到管理人员的转变”

  2002年,在经历多年在赫尔辛基工业大学自动化实验室的应用低电压电源的研究后,为了推广他的生物燃料电池,张霞昌和芬兰的同事一起创办了Enfucell有限公司。这个背景也是公司名字的由来。“创办公司进行创业对于我来说,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在欧洲只要你有合适的想法,就可以去开公司,很容易。”2003年开始,公司的主要产品逐渐从生物燃料电池转移到了薄型柔性纸电池。

  据了解,这种电池采用一面镀锌、另一面镀二氧化锰的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其厚度不到0.5毫米。如有必要可将若干个电池叠加起来使用,避免了传统电池会产生的污染问题,可作为一般的家庭废物加以处理。这种电池价格也十分便宜,当能够实现批量生产时,售价仅为1美分。与普通的纽扣电池相比,它的优势在于成本极低、材料环保、可作为日用垃圾处理、尺寸和形状灵活、易于与应用进行集成、可成卷分发。

  然而,张霞昌指出,薄型柔性纸电池实际上只是一种OEM产品,“恐怕以后这种产品也不会在市场上单独出现,它必须要跟其他应用型产品结合在一起”。它可以作为化妆品、智能卡、RFID(射频识别)标签、音乐贺卡、人体表皮药物渗透膜和纸上LED的电源。还可进一歩用于电子纸、双稳非易失性显示器和微传感器的工作电源。“这些应用都是最新颖的”。

  “我们的电池不是传统电池,也不是新型电源。我们和传统电池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一些新型电子产品会需要我们的电池,这也是我们当初为什么要研究它的原因。”

  张霞昌说:“我们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生产前的测试,并已经同一些应用领域的大公司进行了合作,共同开发产品。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应用到我们的产品,但总体来说,产品还没有完全走上市场。这取决于整个技术的推广应用,什么时候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入社会,我们的产品也就会进入社会。这不取决于我们公司的情况,而是取决于整个社会的情况。所以,我们公司一定要把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一旦需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马上投入生产。”

  但是,这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张霞昌坦言:“资金问题是公司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

  “目前,世界上仅有3家这样的公司。从舆论上来看,Enfucell排在第二位。排名第一的是一家以色列公司,他们研究起步比我们早,获得的风险资金也比我们多,大约是我们的50倍,达到了6000万美元,而我们仅仅是100万欧元。可以说,资金问题是我们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瓶颈。”

  “虽然,我们目前拥有维持公司正常运行的资金,而且也得到芬兰官方的支持。但是,官方支持终究是有限的,没有办法大规模地开展业务。如果公司想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风险资金。”张霞昌忧心忡忡地说,“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在全世界寻找风险投资,包括国内。”

  张霞昌除了负责技术外,在管理上也有一套。上大学时,他担任了很多社会职务,“大学时代我一直是班长。”这为他后来从技术人员转变到管理人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个转变过程肯定会有困难,但关键是要会用人,得相信他们,人都有长处。尤其是公司里有很多芬兰人,你必须了解他们的性格脾气。”

  羽毛球,“我也算是国家水平吧”

  “我现在还是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的老师,但主要工作在公司。”张霞昌平时工作很辛苦,平均每天在办公室的时间要达到10个小时,而且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他现在很少回国,每年最多回来一两次,每次一两个星期。而且,“每次回国总要压下一大堆工作,回芬兰后就要加班加点。”

  虽然工作占据了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但是张霞昌还是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在周末。“这样的工作如果没有充沛的精力就很难坚持下去。我们一家人都特别喜欢打羽毛球。我的女儿是芬兰国家少年羽毛球队的队员,今年13岁了,我和我的女儿打球是旗鼓相当。我也算是国家水平吧。”张霞昌笑着说。

  他说,华人们在芬兰成立了一个羽毛球俱乐部。每逢周末,大家就会聚在一起,把工作暂时放到一边。同时,“我们还把丹麦、瑞典的华人组织到一起,进行了北欧华人羽毛球联赛。我也曾经组织过一些比赛,但是由于工作忙,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不无遗憾地说。

  除了羽毛球之外,张霞昌还喜欢打网球、玩桥牌,“我体育锻炼方面的爱好还蛮多的”,他有些自豪地说。

  谈事业,“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

  他告诉记者,“现在还有一个才5个月大的儿子。”但是,现在对张霞昌来说,事业是第一位的。“以前我在学校工作时,家庭是第一位的,但是现在开公司之后,事业就变成了第一位。我们一家生活很安定,家里没有后顾之忧。”这使他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当中。

  谈到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说:“对认准了的事情会坚持下去,这是我的一个特点。对于我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够有一种成就感。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张霞昌对自己的事业非常执着,甚至在“2006影响世界华人”颁奖晚会上,他也不忘宣传自己的产品。

  “实际上,对于成功,我觉得这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比如,是否能够坚持不懈,有没有坚实的知识基础,头脑是否灵活,对市场的敏感性如何。尤其是在商业化过程中,能否对整个市场有个清楚的了解,能否看到今后10年的发展方向,这很重要。”他表示,自己后来的成功和对市场的准确把握有很大的关系。

  “对青年科研人员来说,我建议他们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而且,他们所从事的事业一定要对社会有好处。认准目标后就要坚持不懈,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张霞昌对产品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我们的短期目标是把大规模生产线建立起来,而长期目标则是让产品走向市场。”他补充道,“我的事业目标差不多就是人生目标。希望不远的将来,在中国的市场,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我们的产品。”

  ■人物档案

  张霞昌,祖籍宁波北仑霞浦,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后取得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芬兰Enfucell公司首席技术官。去年他研发出环保廉价的纸质电池,可作为智能卡、音乐贺卡、电子报纸等的电源,并可用于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作为一种尖端的创新技术,这一成果2006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7年技术先锋”。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