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12-03-11 浏览量:158
引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现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作为“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曾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在改革开放的时代,他又挑起了中国科技领军人的重担。特别是从1987年开始,他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0年,任中国科协主席10年,成为率领中国科技界跨入新世纪的当家人之一。
提语1:他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保证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重视、依靠科技与教育——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必然要求。
提语2:他在科协工作期间特别强调,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要使科学家们、广大科学工作者,在这里能够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办成“科学家之家”。
提语3:他呼吁革除当前科技界的陋习,不急于求成,不为名利所惑,放下包袱,解除一切思想上的束缚,定下心来,求真唯实。
在新中国的科学史上,“两弹一星”是一个不断被人传诵的丰功伟业。不仅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以身许国,艰苦攻关,而且这个伟大的事业也培养出了中国新一代的科技领军人。
周光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为“两弹一星”的功勋科学家,他将自己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中国的国防事业。在改革开放时代,特别是他在198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96年至2006年,两度出任中国科协主席,又挑起了中国新一代科技领军人的重担,成为率领中国科技界跨入新世纪的当家人之一。
在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多年在周光召领导下工作,特别是在周光召任中国科协主席期间,担任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张玉台同志。
他深情地说,光召同志不仅是著名的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且是从国家长远利益出发,站在全局立场上,对于中国科技、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科技界领导人。他为人师表,道德高尚,深受科技界及各方面的敬重。他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0年,担任中国科协主席10年。在这整整的20年里,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的建设与发展,开创工作新局面,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从战略高度思考推动科技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加快,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更加凸现。作为中国新一代科技领军人,周光召认为,应当从战略高度深刻理解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深入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全球性竞争的严酷性,从而增加科技发展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他在多次讲话中提出,要保证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重视、依靠科技与教育——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必然要求。他呼吁,科技工作者应从“科教兴国”、振兴中华的历史召唤中汲取力量,在科学前沿上努力拼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积极投身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战场,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周光召是最早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作报告的科学家之一,他以科学家强烈的忧患意识提出,走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必然。他强调,实现科技发展目标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领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我国必须从现在起创建有别于西方过去的发展模式,在世界上率先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利用最新科技成果的生产方式,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设高度健康文明、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他在新疆作过题为《欧洲的瑞士,中国的喀那斯》的报告,给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报告中,他展示了亲自拍摄的新疆风景图片,深情呼吁爱护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保护资源,为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开展工作
周光召担任中国科协主席的10年,正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的10年,同时也是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的10年。他提出,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
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周光召第二个任期的五年,他领导中国科协及所属团体围绕“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
为配合制定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中国科协开展了“2020年的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组织100多个全国性学会、20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15个综合专题和30多个学科发展的研究,形成了30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为制定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
围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协系统咨询机构共完成各类技术咨询合同27万多项。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取得新的进展。“金桥工程”实施项目不断增加。实施了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开拓了海外科技人员为祖国贡献聪明才智的有效途径。
广泛开展了面向“三农”的科技服务活动。农业科技服务“110”热线、“百名教授科教兴百村”、农民科技致富大王竞赛、信息服务站等形式不断涌现,受到农民普遍好评,成为科技为农民服务的新亮点。
中国科协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组织西部省级科协和全国性学会,连续召开5届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专家论坛,为西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特别是针对2003年的非典疫情,科协组织数十万名科技工作者参加抗击非典的斗争,及时组织学术研讨,提出重要意见和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周光召十分重视发挥地方科协的作用,在任十余年,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地,热情鼓励地方科协为推动经济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作出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与实行民主办会原则
张玉台回忆说,光召同志在任科协主席期间,非常重视在政治上坚持党对科协的领导,在工作中贯彻民主办会的原则。在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和实行民主办会问题上,思路非常清晰,把握得非常好。
当时,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温家宝同志分管科协工作,他们对科协都非常关心,每年都专门听取一次汇报,并对科协工作做出重要指示。
周光召认真执行中央书记处的指示。一方面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按照科协章程实行民主办会。科协的一些重大问题都要经过常委会甚至是全委会的讨论决定,有的问题还需要党组讨论。
讨论这些重大问题时,他认真倾听每一个常委的意见,不仅要听一些正面意见,而且要听一些不同的意见。他特别尊重那些发表不同意见的同志,使不同意见有机会发表。对有些不同意见,他还做出适当解释、说明,使到会的同志发表意见没有什么顾虑,能够畅所欲言,科学民主的氛围非常浓厚。
按照科协章程,科协的日常工作由书记处负责,而周光召特别支持书记处的工作。
周光召在主持科协工作期间,还非常注意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科协有190多个全国性学会,几乎覆盖了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和部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学科。在工厂里,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也有1万多个企业科协组织,农村有10万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协面对的对象是全体科协工作者,在当时有2400多万。同时,中国科协还参加了200多个国际组织。周光召从加强规范化和科学化入手,推动科协工作的交流与发展。
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
在1999年1月12日召开的中国科协五届四次全委会议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就怎样利用科协的力量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作了重要指示。此后,中国科协党组向中央书记处作了工作汇报。中央书记处对科协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科协要发挥“科技工作者之家”的作用,希望科协以更大的规模、更好的效果来开展有影响的工作。
周光召坚决执行中央的指示,他强调,我们科协这个“家”,一定要尊重每一个科技人员,要让他们恢复自尊心、自信心,要使他们认识到,我们国家既然在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就会不断增强,如果能够对时代发展的方面有更多的认识,就应投身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去,总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经过一定的努力,也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成就,做出重要的科学研究成果。
张玉台也向记者谈起周光召办“家”的话题。他说,光召同志在科协工作期间特别强调,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科技工作者的群众团体,要使科学家们、广大科学工作者,在这里能够充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把科协办成“科技工作者之家”,办成“科学家之家”。
他经常讲,一定要尊重、相信和调动科学家的积极性,在科学技术问题上要多征求科学家的意见,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不仅要听取正面意见,还要听取不同意见。他不仅重点联系老科学家,同时重点联系青年科学家,包括一些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已经去世的老科学家的夫人和子女,他都很关心。通过这些行动,让科协真正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把广大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