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黑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20 浏览量:35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承担的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仿细胞膜结构的新型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通过验收,该项目创新之处是融合了纳米技术、有机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各学科知识,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复合脂质,并以此构建高稳定性的有机/无机复合人造细胞纳米颗粒。由于这种新型纳米颗粒的表面覆盖了一层只有分子厚度的交联的硅氧烷网状物。因此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存在数月。而现有的仿细胞膜材料-磷脂双层膜结构一般只能在溶液中稳定存在数小时。由于传统磷脂双层膜结构不稳定,不能在固体基底上保持完整囊泡结构,因此不能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来制备脂质体薄膜。这种新型的仿细胞膜结构纳米材料不仅维持了传统的磷脂双层膜结构的本质特征,而且能在固体基底上保持其完整的三维囊泡结构,即使在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不破裂,是目前报道的世界上最稳定的膜结构。项目采用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可以有序地将荧光染料和各种酶集成在人造细胞纳米颗粒中达到可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纳米复合脂质体,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地从纳米尺度来调控纳米颗粒的结构,提高检测灵敏度。该项目共发表研究论文7篇, SCI 收录的有4篇, 申请发明专利3项。
图-1 复合脂质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式
图-2 功能化复合脂质体图片:(a)原子力显微镜,(b)透射电镜(c)扫描电镜。
图-3被New J. Chem (IF: 2.942)选为封面论文发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