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03-26 浏览量:35
本报讯 (记者吴晋娜)记者从3月24日召开的重庆市“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启动仪式上了解到,为了推进全市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缩短制造业产品设计和资金流转周期,节约采购成本和销售成本,在国内率先启动“数字企业”建设试点,通过实施数字企业、制造服务、制造过程物联和服务体系建设“四大工程”,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在启动仪式上介绍,“数字企业”建设一方面是面向产品链研发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需求,开展产品数字化协同设计、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集成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支持产品链创新设计、工艺、制造、服务数字化及全生命周期信息、业务、流程集成的数字企业应用软件,全面提升制造企业产品研发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钟志华认为“数字企业”建设还要面向制造产业链业务协同信息化需求,开展产业链业务协同创新模式、协同销售与服务、协同供应链管理、协同制造、协同质量控制、协同物流配送等关键技术攻关,开发支持制造产业链关联企业间协同商务平台,提升支柱产业链的运行绩效和整体竞争力。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在10家以上企业和100家以上关联企业开展制造企业产品链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产业链业务协同数字化示范应用;培育50家以上数字企业,打造100个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产品。
据了解,重庆“十二五”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在实施数字企业应用示范工程的同时,还要通过实施制造服务应用示范工程,针对制造企业由产品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的需求,面向龙头企业开展制造服务化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产品研发服务平台等;通过实施制造过程物联应用示范工程,围绕制造企业车间生产制造全过程,开发支持制造过程物联的多功能制造执行系统,实现制造业信息化向车间底层延伸,提升企业生产制造能力;通过健全制造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立制造业信息化的考评机制,通过定期评估、发布评估报告,监测工程实施的阶段成效,分析解决实施中的问题。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