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甘肃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02 浏览量:26
《优质肉羊集约型舍饲养殖技术示范及产业化》项目是2009年由省科技厅、省财政厅推荐上报,由科技部、财政部批准立项。项目实施期为三年,项目计划总投资353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拨付专项经费200万元。
永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解任务,健全完善“各级联动抓饲草、重点羊场抓育种、千家万户抓繁育、养殖小区抓育肥、业务部门抓防疫、合作组织抓流通、龙头企业抓加工”的工作机制,建立起了比较健全的县、乡(镇)、村三级畜牧科技服务网络,切实保障了项目按期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项目实施期间,共引进世界优质肉羊品种德克赛尔、白萨福克、杜泊等种羊150只,并完成了适应性饲养。形成年纯繁种羊1200只的规模。新建人工授精站461个,累计达到581个,年杂交改良地方羊62万只,杂交改良率达到了81%以上。新增规模养殖户1.32万户,累计达到2.32万户;羊只饲养量从2008年的105万只增加到2010年的161万只,出栏量从40万只增加到82万只。共新建标准化科技舍饲养殖示范小区21个,养殖专业村36个。扶持建成甘肃中农草业公司年加工10万吨草粉、草捆、草颗粒生产项目和杨柳青公司5万吨牛羊精饲料生产项目;建成青贮氨化池4000座;进口德国全混合饲粮混合机1台,开展了秸秆加工与饲用技术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利用技术试验示范。培训疫病防治及技术人员500人次,农民1.2万人次;编制舍饲养殖培训教材3种,发放技术手册3.4万册。
通过项目的实施,优化草食畜牧业产业布局、配套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加快畜牧科技创新和推广、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培育壮大了区域特色产业。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以优质肉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已进入了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产业带动力不断增强、养殖效益稳定提升的良性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有效地促进了全县优质肉羊产业及畜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达到了“民”富“县”强的目的,显著提升了科技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