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昆明动物所等在灵长目疣猴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昆明动物所等在灵长目疣猴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03    浏览量:25

  灵长目疣猴亚科(Colobinae)物种是经历快速辐射进化和近期物种形成事件的典型类群,围绕其所包含的各属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云南大学于黎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王晓萍结合模式生物基因组信息,系统筛选得到44个新的单拷贝核基因内含子片段,并结合线粒体基因组信息,开展灵长目疣猴亚科属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得到了不同的系统发育树拓扑结构:核基因结果支持在亚洲疣猴中,长尾叶猴属(Semnopithecus)属和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聚为姐妹群,叶猴属(Presbytis)和奇鼻猴类群[the odd-nosed monkey;包括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白臀叶猴属(Pygathrix)和长鼻猴属(Nasalis)]聚为姐妹群。而在奇鼻猴类群中,白臀叶猴属和金丝猴属的关系更近。

  线粒体基因组分析结果则支持亚洲疣猴中,长尾叶猴属最先分歧,奇鼻猴类群是叶猴属和乌叶猴属的姐妹群。而在奇鼻猴类群中,白臀叶猴属和长鼻猴属关系更近。另外一个重要的结果是所有分析结果都不支持最近提出的“非洲疣猴并系和杂交”的假说,支持非洲疣猴的单系起源。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上(2012, 7: e36274)。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