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10 浏览量:7
近日,由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南宁市西乡塘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共同完成的“香蕉防寒及其产期调节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达到国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实现了南宁市农业科技项目技术水平的重大突破。
据悉,该项目是2010年南宁市组织实施的农业重大科技专项“香蕉产业升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的课题之一,针对广西香蕉生产存在的寒害和灾后恢复技术不完善等问题,进行香蕉防寒、灾后恢复生产和产期调节等系列技术研究。
该项目在国际上首创“大苗截茎覆盖防寒”“灾后截茎恢复”等技术,发现并证实春季香蕉因寒害出现缺叶的成因,研发出一套香蕉防寒综合技术,建立产前提前、产期延后、灾后恢复3个示范区,进一步错开香蕉生产高峰和提高香蕉防寒害能力。其中,产期提前示范区秋留吸芽苗和夏秋植组培苗安全越冬率分别达到94.3%和100%,平均亩产分别为3114.1公斤和3609.9公斤,产期均提早1至2个月;产期延后示范区平均亩产2868.0公斤,产期延后15天以上;灾后恢复示范区平均亩产2700.0公斤。项目实施期间,累计建立示范基地11个,面积4910亩,推广应用面积21.1万亩,累计总产值14.8亿元,新增产值6.2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项目还对香蕉寒害等级标准进行修订,编制《香蕉吸芽大苗截茎覆盖防寒技术规程》,发表论文3篇。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