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寒旱所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研究取得进展

寒旱所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时空变化研究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15    浏览量:6

  获取区域潜在蒸发量的直接方法是蒸发池观测,但进行大面积和高密度的蒸发池观测难以实现,因此潜在蒸发量空间分布的估算模拟一直是气候学和水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准确地估算蒸散发量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水文响应研究及水资源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

  横断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我国第一、二阶梯的过渡地带,对周边区域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气候和生态环境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以横断山区20个气象站1960-2009年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应用1998年FAO修正的Penman-Monteith模型分析了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的变化,在ArcGIS环境下通过样条插值法分析了潜在蒸发量变化的时空分异,并对影响潜在蒸发量变化的气象因素进行了讨论。

  研究表明,年潜在蒸发量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呈波动减小趋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减小趋势更加明显,2000-2009年呈增加趋势。潜在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倾向率为-0.17 mm a-1,从空间分布来看,北部、中部、南部都呈减少趋势,倾向率由北向南逐渐减小。从季节来看,秋季和冬季潜在蒸发量呈增加趋势,春季和夏季呈减小趋势,春季减小趋势大于夏季,秋季增加趋势大于冬季。气温上升、风速和日照时数的降低是横断山区潜在蒸发量减少的主导因素,风速和日照时数的下降导致春季和夏季潜在蒸发量减小,气温上升导致秋季和冬季潜在蒸发量增加。

  本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71019)、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2007CB411501)、国家自然科学基础人才培养基金冰川学冻土学特殊学科点(J0630966)、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西部博士资助项目”(O828A110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资助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0511007; 40801028)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地理学报》。

原文链接

1960-2009年横断山区年均潜在蒸发量插值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