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06 浏览量:5
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在科技,产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在科技,区域竞争制胜的根本在科技。近年来,新沂突出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把政府、科技、企业等资源有效结合,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提高“科技孵化”能力。把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技术和自主品牌作为主攻方向,率先在苏北启动了“市长质量奖”工程。近年来共申请专利3383件,专利授权666件,通过认定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通过认定省和徐州市高新技术产品136个,共获得徐州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级112项,其中国家科技计划40项,省科技计划37项,徐州市科技计划35项。在科技创新的有力推动下,新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9%,在苏北县域处于领先位置。
推进“创新联盟”建设。作为一个县级市,新沂在自主创新能力上有先天的不足,没有大学,没有科研院所,没有大型国有企业,也缺少高端的优秀人才。新沂要闯出一条自主创新的新路,最切实可行的是在产学研合作、集聚创新资源上谋求突破。近年来,新沂按照“硬性建站点,柔性设中心”的思路,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技术创新组织。截至目前,与高校院所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35个,获批设立企业院士工作站3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9家,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徐州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8家、徐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6家、徐州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
加快“招才引智”步伐。人才是应对区域竞争、赢得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新沂充分发挥“省人才特区”的品牌效应,深入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围绕企业需求,引导各类高端人才向重点项目、重点工程、优势产业集聚,近年来共引进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64人、各类专业人才2600多名,其中入选省双创计划7人、入选省博士集聚计划6人、入选徐州市双创计划5人。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达到9.5万人,其中享受国家政府津贴人员10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省“333工程”培养对象4名。
来源:新沂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