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

《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

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6-27    浏览量:4

  6月26日,南方日报在封二刊发评论员文章,指出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好”字当头,首要的,无疑是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这由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传统路径所决定。全文如下:

  加快转型升级,作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的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核心内容,被定位为“路径”。也就是说,广东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完全凭借加快转型升级这一主线抓得如何,落实得如何。这是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一场硬仗,全省上下务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进而能够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

  加快转型升级的实质是“好”字当头,有很多实功要做,诸如必须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必须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战略重点,必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促进内外需协调拉动,必须强化绿色发展,必须夯实“三农”基础,等等。首要的,无疑是把创新作为核心推动力,这由广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传统路径所决定。

  改革开放以来,在开放经济体系下,以广东为代表的中国沿海地区工业化路径基本特点是依靠低成本优势实行出口导向,在出口中又是以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导,以此成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和闻名世界的制造业中心。然而,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和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高的特点,也使传统增长模式的矛盾暴露得格外突出,这是因为广东经济虽然起步早,但起点不高,而且在科技和教育方面的底蕴相对不足。正如汪洋书记所说,我们的这种庞大经济总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像是一个迅速成长起来的“胖子”,看上去块头不小,但缺少肌肉,缺少力量,缺乏核心竞争力,一遇到要较劲掰手腕时,就常常要打败仗。要在国际赛场上与别人抗衡,就要求我们要练“肌肉”、练“力量”,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真正强有力的竞争者。这个练“肌肉”、练“力量”的艰苦过程,就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广东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问题正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要解决这一问题,目前还是要发挥广东市场比较发达的优势,用市场手段来推动科技创新,去配备自主创新资源。我们欣喜地看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科技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谋划和推进,出台了全国首部《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在引进国际顶尖创新科研团队、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省部院产学研合作、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等方面均走在了全国前列,发挥了重要的表率作用。与此同时,以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为平台,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科普宣传工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促进自主创新战略深入实施。在这些强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广东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科技工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实现了从“配角”到“主力军”、从“演员”到“执行导演”的重大转变。自2008年起,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一梯队,创新的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等分项指标领先全国。全省加快实现从对外技术依赖型向技术自给型转变,技术自给率快速上升到2011年的66.8%,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据统计,近年来我省重大科技专项承担单位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89项,带动突破了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的广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更有需要。并且,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不仅仅是广东一省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普遍存在。在这个意义上,广东自主创新的种种举措,如何让创新的活力充分激发,如何让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如何让创新者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都具有了探路的性质。可以说,如果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自主创新中不能突围,所谓中国经济突围就难免沦为一句空话。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实践,是新起点上的广东的新认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充分理解,才能进一步凝聚起全社会加快转型升级的合力。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