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辽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16 浏览量:4
在6月底举行的全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果展览会上,沈阳机床集团和格微软件公司的核心技术赢得惊叹:前者为数控机床装上“国产大脑”,正由传统制造商向工业服务商转型;后者则凭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条翻译软件生产线,打造集产品研发、翻译服务、知识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化基地。
机床行业的翘楚、翻译服务领域的佼佼者,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大潮中,它们分别用自己的方式推动 “沈阳制造”向“沈阳智造”跨越。
自2011年4月沈阳市获批国家级 “两化”融合试验区以来,工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两化”融合工作进入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据沈阳市经信委对300多家企业的调查显示,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的已达89.13%,部分企业在产品创新数字化应用上已达到精细级;信息化覆盖了从产品需求到概念设计、详细设计、产品仿真、样品试制、批量生产等全过程,研发集成创新初见成效。
“两化”深度融合,为企业创新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装有“中国芯”——“飞阳”数控系统的数控机床问世,使中国机床企业第一次站在了世界机床行业的技术制高点,并赋予数控机床以高度智能,可将全世界的生产商、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目前,这种智能化数控机床已走上批量生产的产业化之路。
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广泛渗透,不断突破企业规模和组织界限,为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机遇。数控系统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助力沈阳机床从传统生产方式向智能生产方式转变,从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组合转变。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北方重工、三一重装、沈鼓集团、特变电工等企业,不断拓展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系统集成等服务。
“两化”深度融合催生了新的服务形式、商业模式及新兴产业,以翻译服务和知识服务为核心业务的格微软件公司就正在上演精彩的“跨界”——为沈阳市百户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百万级别的专用知识服务中心,实现企业知识拥有量的千倍增长;创建国内第一家信息化4S店,提供保姆式人才服务,保障企业“两化”深度融合。此外,禾丰牧业正在努力打造全国首家饲料行业网上交易及公共咨讯服务平台,沈阳医药系统正在组织建立中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泗水科技新城医疗器械检验服务平台和药品招标采购信息平台……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沈阳市高端制造提供了强力支撑。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