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四川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7-25 浏览量:4
今年以来,为加快推进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的建设步伐,巴中市科知局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和市委建设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大力构建“三大”创新体系。
一是构建“创业式”科技特派员服务体系,培育增收致富产业。围绕粮油、畜牧、食用菌、中药材、蔬菜、水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以国省专家、市县科技人才、乡土人才、大学生村官和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培育出以欧阳生、贾正贵、沈吉志、何正杜等为代表的“创业式”科技特派员扶贫典型,实现了“做给农民看、带动农民干、领着农民赚”的“三赢”目标。目前,全市共选派科技特派员682名,建立科技特派员创业团队18个,承包经济实体36个,通过技术入股协办经济实体31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8项,培训农民10.3万余人次。
二是构建“营销型”科技信息服务体系,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建立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巴中分平台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并在平昌县玉鹿村、潘桥村,通江县周子坪村、高坑坝村、涪阳社区,南江县槐树村、沿溪河村,巴州区西华山村、清江果蔬协会9个村、社区和农民专合组织建起了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已推荐宣传19家农村专业合作社、38家龙头企业和15家生态红色旅游景点,为5200余人次的村民提供了科技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巴中市老廖家风味食品有限公司、通江县光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江县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平昌县朱氏食品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30余个产品实现网上交易160余万元。
三是构建“市场化”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壮大创新型龙头企业。按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成立了四川省技术转移(巴中)分中心和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中心巴中分中心,充分发挥其“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功能,组织开展技术转移活动,为我市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解决初创、成长和成熟等各阶段的资金问题。同时,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组织30-50家企业入驻孵化器,为科技企业在创业初期提供信息、中介、培训、风险投资等综合服务。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