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8-09 浏览量:5
近年来,海门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努力建成创新特色鲜明、创新资源汇聚、创新氛围浓烈的创新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一是强化自主创新,全面提升引领支撑力。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力度,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企业增强集成创新和二次创新能力,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一批先进水平的重大战略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强大科技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材料制修订和品牌创建,全力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努力把优势技术定为国家标准,把优势产品做成品牌产品,让优势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牢牢把握发展主导权。突出科技投入支持,大力发展科技银行、科技担保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加快推动科技与金融融合,不断完善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投融资体系,确保政府投入稳步增长、企业投入持续增长、社会投入大幅增长。
二是构筑创新平台,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科技孵化平台建设,坚持高层次、特色化方向,积极搭建科技创业园、科技加速器、科技产业园等载体平台,全市各类科技孵化器、加速器面积突破40万平方米。加强创新协作平台建设,大力开展科技招商,积极引进大企大园大院大所,着力健全以资产为纽带、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联合体系,支持优势企业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和牵头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使技术与资本、科技成果与市场效果、专业创造性与企业积极性更加紧密的融合。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推进产业共性技术支撑平台和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创新创业融资服务、社会化人才服务等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切实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专利的转化率和产业化水平。
三是打造人才高地,全面提升持续创新力。把高端人才作为转型升级的核心因素,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打造长三角极具竞争力的“人才强市”。大力招引高端人才,深入实施“520名校揽才”和“550企业聚才”工程,重点招引一批“两院”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级以上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来海发展。大量培育紧缺人才,围绕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的发展需要,培育一批既掌握尖端技术又精通经营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培养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引领高新产业发展的创业人才和团队,造就一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科学合理使用人才,以提高人才效能为核心,完善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使用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来源:海门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