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8-14 浏览量:4
日前,曾担任美国戈尔科技公司(美国杜邦下属)技术总监的吴慧生加盟梅兰化工集团。吴慧生从事世界上最先进的含氟纳米新材料研发,有30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是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他的加盟,不仅标志着海陵国家“千人计划”实现零的突破,也标志着该区人才工作跃上了国际化新平台。
近年来,面对本土人才相对匮乏的困惑,该区积极开展企业院校行和专家企业行等活动,先后推动10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推动该区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该区以“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理念,大力推进科技与人才“联姻”、项目与人才互动,通过共建技术和产品研发平台、“百名博士集聚计划”、“科技镇长团”等形式,柔性引进高校院所专家教授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智力支撑。近两年来,该区累计投入人才工作经费近4000余万元,其中,用于人才引进工程达1600万元,人才培养培训达1200万元,人才奖励达200万元。截至目前,该区已吸引129名海内外博士直接或间接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其中6人入选省“双创计划”,10人入选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15人入选泰州市“双创计划”。
作为省“双创计划”入选者,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白基成教授,在冬庆数控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成立工程技术中心后,就带领3名博士生和4名硕士生组成科研团队进驻企业,开展难题攻关、新项目研发和产业前瞻研究,成功开发线切割机床控制系统软件,成为市数控机床行业唯一自主开发并销售软件的企业,推动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样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朱春波教授,是国内控制领域的著名专家,2001年取得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控制技术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取得爱尔兰高威国立大学博士后学位,2009年受聘担任江苏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几年来,他带领科研团队从事“基于动态特性的电池管理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开发获得重大进展,不仅建立了动态功率特性估算模型,而且进入了整机装车运行。不久前,该区与常州大学正式签约,共建常州大学海陵技术转移中心。至此,该区初步建成1所高校技术转移中心,6所高校挂职教授成果转化基地和若干所高校院所企业工程中心的“1+6+N”科技创新联盟,改变传统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方式,由单一的“游击式”向复合的“游击式”+“阵地式”转变,进一步拓展高校博士教授服务海陵发展的渠道。
今年,该区将设立“博士服务转型升级专项基金”,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予20至80万元的资金资助,同时在创新创业场所和个人生活用房、企业和个人税收、科研经费、贷款担保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形成博士带项目、项目留博士的双向互动模式,力争用5年时间引进培养1000名高层次人才和1000名高技能人才。该区还将坚持产业投向与人才集聚相融合,加快海陵工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城北物流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区三园”建设步伐,以特别的政策、特别的机制、特别的环境,全力打造集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品质人居环境的“人才特区”。目前,该区正探索设立海陵国际人才联络处和建立新能源产业园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速集聚海陵创造良好环境。
来源:泰州市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