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技杂谈:科技创新不宜急功近利

科技杂谈:科技创新不宜急功近利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2-09-03    浏览量:4

  ●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科技创新不可能像炒股票、商品买卖那样今天投入、明天就知赔赚。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等不起”、“输不起”的急躁浮躁心态,正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神九”与“天宫”的太空之吻,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振奋了民族精神,为国家赢得荣誉。在广泛的赞誉声中,也出现了一些质疑:数百亿元的投资既没有看到相应的经济回报,也没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看得见的改善。

  对花费国家财政的前沿技术研究提出经济产出、回报社会的要求,本无可厚非。然而,这种要求也应尊重科技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宜急功近利。

  俗话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无数事实表明,一项重大研究成果从实验探索到产生经济回报,一般要经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小试、中试放大、批量生产等几个阶段,其间往往历时十余年甚至数十年时间。

  我们不妨看看卫星导航的例子。19世纪后半期,就有人提出从航天技术发展卫星导航应用的设想,到20世纪60年代开始付诸实施,约30年后开始市场化,前后历时100多年。

  以美国为例。1958年,美国开始研制“子午仪”卫星导航系统,1964年建成并交付海军使用。在此基础上,美国陆海空三军于20世纪70年代联合研制了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主要是为军方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又经过20余年的研究实验,耗资300亿美元、全球覆盖率高达98%的24颗GPS卫星星座于1994年布设完成,GPS的市场化由此正式开始。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目前,卫星导航产业一年的产值就高达数百亿美元——美国的前期投资获得了丰厚回报。精明的美国人还估算出,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来7美元的直接或间接收益。事实也证明,美国投资巨大的航天事业绝对是“赚钱的买卖”,它所获得的不仅是技术、经济上的回报,其对美国军事领先、民族自信的贡献,更是难以用金钱估量的。

  技术与资本高度密集、辐射带动性强、研发时间长、回报周期长——这大概是航天等所有高科技产业的共同特征。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研发—转化周期有所缩短,但依然离不开“十年磨一剑”的厚积薄发。

  除了需要厚积薄发,失败率高也是科技创新的一大特点。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应用技术研究,在其研究、研发过程中,“败多胜少”是其普遍规律。

  科技创新虽然与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但又不同于单纯的经济行为。周期长、风险高的特点和规律,决定了科技创新不可能像炒股票、商品买卖那样今天投入、明天就知赔赚。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等不起”、“输不起”的急躁浮躁心态,正是科技创新的大敌。

  作为科技工作者,包括科技管理者和科研技术人员,更应该意识到遵循科技一般规律的重要性,实事求是、扎扎实实,不能急于求成、急于跨越,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