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上海金融报 发布日期:2012-09-25 浏览量:5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作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和科技竞争力明显提升,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
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虽然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科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逐步提升,但就目前而言,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依赖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简单再生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一半以上的技术必须从国外引进,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30%左右,只有万分之三的国内企业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而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到2020年,我国要力争达到“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超过60%、对外技术的依赖度降到30%以下”,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可谓任重而道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以及我国潜在增长率和刘易斯拐点的隐现,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不仅是外部环境恶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脆弱性,和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链中所处不利位置的集中反映。可以说,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也对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了强大的倒逼作用。
国务院在此时发文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彰显了决策层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显示了决策层的决心。
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来自各界的支持,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其中无疑应当发挥应有的关键作用。
回顾过去一段时期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无疑是制约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型的主要障碍。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科技成果大概有3万项,但能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的不足两成,而真正能够进入市场形成产业的更是不足5%。而之造成这一尴尬的状况,“重研究成果、轻成果转化”的思想是一个原因,但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或许是更为关键的原因。
对于许多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的企业而言,轻资产的特点决定了其缺乏固定资产等抵押品,很难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而与此同时,本应成为初创期企业孵化器的创投机构,却更倾向于投资那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在看得见的时间内完成上市、实现获利的企业,这无疑令面临融资难问题的创新型企业雪上加霜。
令人高兴的是,此次《意见》明确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提出了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等要求。当然,政策最终效果如何还是要看落实,希望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能够积极地创新对科技型企业的贷款模式和产品服务,并探索与科技部门之间的科技金融合作模式。而创投机构也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出发,用战略的眼光审视投资行为,兼顾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各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营造创业环境,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帮助创新型企业开拓更多更宽阔的融资渠道。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也将更加有效地对接,随着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形成,我国将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稳健。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