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十八大代表赵海山:构建科学的创新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竞争

十八大代表赵海山:构建科学的创新体系融入全球创新竞争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11-13    浏览量:4

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代表 记者 周维海 摄

   “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个提法很好。”十八大代表、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开门见山,向科技日报记者表达了他的报告研习心得。

  他是把“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国家”“国家创新体系”这些关键词放在一起研究的。

  “改革开放30年,我们靠市场和资源快速发展了30年,但下一个30年呢?我们发展的动力在哪儿?”他的答案是,依靠创新驱动。“未来30年一定是创新的黄金期。”

  “从国际环境看,我们依靠中低端的制造在世界市场上越来越没有竞争力,还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发达国家的围堵,只能向研发和创新(包括市场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两端延伸。”赵海山说,“从国内看,资源也是有限的,但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就我的理解,创新型国家是目标,创新驱动战略是动力,创新体系是制度,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途径。”赵海山说,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一定是多维度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四个维度下的推进,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创新。既要适应经济发展现状和目标,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现状和目标。

  在赵海山看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包含两个层面。一方面要在符合科技规律和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前提下,发挥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在基础研究、前沿和共性问题研究上实现突破;另一方面,对应用技术创新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科技资源,其主体就是企业,因为企业瞄准的就是市场,参与的是市场竞争,它选择的一定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路径。

  “企业创新需要一个比较好的环境,”赵海山说,“一旦尝到甜头,它会沿着创新这条路一直往前走。”

#p#副标题#e#

  天津市两年前启动了科技型企业成长计划——“科技小巨人工程”。两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由12500家增加到33600家,平均一个月增长10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由原来的300多家增加到1700多家。

  “我们分析,即便是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我们的这些‘小巨人’大部分都发展得很好,也抓住了很多机遇,有的甚至走出国门,拓展国外市场。”赵海山说,这说明这样的企业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一样有机遇,也说明国家经济发展将来一定要依靠这样的创新型企业。

  “这里面最重要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的创新体系。政府要有所作为,只有制度、政策合理,市场机制完善,企业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较低,企业创新的道路才会更顺畅。”赵海山说,天津的成功正是得益于建立了上下共同推进的机制。

  “如今的创新已是开放条件下全方位的创新,一定要建立起与发达国家对接的创新体系,才可能真正融入全球创新竞争。”而对这个体系的构建,赵海山认为不宜“齐步走”。

  “我们国家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应该区域之间差别化推进。”赵海山说,应像当年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先改革开放一样,应鼓励创新基础资源比较好的地区,以国际的视野、开放的创新构建创新体系,争取尽快融入到世界创新的主流当中。“比如,北京、天津这样的地方,就可以先‘走’起来。”

  “从领域、产业专业布局上,国家也应有所侧重。因为现在产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越来越重视集群化。一个是产业集群,一个是创新集群,这些集中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和创新链,有互动才有效果。如果分散了,创新资源也分散了,可能效率、效益上都会下降。”赵海山说,比如抓住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一些重点区域,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局部优势。

  赵海山以“硅谷效应”来佐证他的分析:“大家都很清楚,硅谷带动了整个美国,甚至世界的科技创新水平。我想它的成功可能比我说的更容易理解。”(记者 张显峰)

  《科技日报》(2012-11-13 一版)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