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科易网 发布日期:2012-11-21 浏览量:4
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实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http://www.k8008.com/)拥有量提高到3.3件的指标。这一指标不仅明确了我国未来5年专利工作努力的方向,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对激励发明创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专利制度的深入发展,专利资源已经成为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阶段,加快推进专利战略实施工作既是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国家产业发展和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我国专利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入推进专利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专利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纵观各个创新型国家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各国都经历了从激励发明创造、提高专利数量到重视专利质量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专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在重视专利数量增长的同时,更应重视专利质量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激励创造的有关政策,提高专利权人的自觉性。这也正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所要求的重要内容之所在。
当今世界,随着世界贸易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场竞争的外向化程度逐渐明显。要顺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就要激励创造,继续对发明专利予以扶持,并大力引导企业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其次,还要大力培育专利市场,加大专利运用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有效运用专利。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系列激励和扶持手段,进一步激发创新者的创新热情,才会不断涌现更多、更好的发明专利,从而保证"十二五"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