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内蒙古:新能源带来环保经济新生活

内蒙古:新能源带来环保经济新生活

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3-09-10    浏览量:5

  “大风车转起来,新能源输出来”,在广袤的内蒙古草原上,洁白的风车成为一道道风景线,将风能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在地处北疆的内蒙古,太阳能、风能、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一幅波澜壮阔的新能源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新能源的时代逐渐步入公众的视野,影响每一个内蒙古人的生活。

  城市未来融入绿色能源

  从2011年开始,“新能源客车”字样的公交车开始渐渐出现在呼和浩特市的大街小巷,首府市民开始慢慢接触到新能源汽车的概念。随着PM2.5指数的攀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断提速,目前,400多辆新能源公交车跑遍首府,不久的将来,首府的公交车将逐步更换为新能源公交车。

  63路公交车司机云钢驾驶的就是一辆新能源公交车,他向记者介绍了新能源公交车的原理:“起步用电,运行当中使用天然气,时速低时就会用电运行,在不踩油门自动溜车时通过滑行充电。我的车只有4组电池,有的厂家生产的新能源车电池更大。”云钢发现,新能源车比以前的车辆好起步,操作方便,噪音小,不过遇上堵车时用电量就大了,首府堵车时段多,耗电很快。公交公司金隅时代城停车场的车队长张立松告诉记者:“我们停车场内有50辆新能源车,新能源车环保,排污量少,不足之处就是维修不太方便,因为这些车辆引进时间不长,也都还在摸索运行当中,技术上也还在不断的改进中。”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不断改进,而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燃料,也在不断变革当中。

  呼和浩特市煤炭经营行业协会聚集着100多家煤炭企业,往年,这些企业因煤而兴,如今,煤炭企业正努力向着绿色清洁能源企业的方向前进。去年8月26日,该协会的多家成员单位出资成立了新能源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购置了200辆使用清洁能源的重型卡车。

  “传统运煤车用的是柴油,我们的重卡运煤车用的是清洁的新能源,柴油卡车冒的是黑烟,我们的重卡运煤车排出的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呼和浩特市煤协新能源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孙维汉对自家的新能源重卡不吝赞美。

  孙维汉说:“现在的新能源公交车使用的是气态天然气(CNG),我们使用的是液态天然气(LNG),同样排量,同样工况的公交车,使用LNG作为燃料,其燃料成本可降低10%~20%;一辆CNG公交车每天要加两次气,每次行驶175公里,而LNG公交车每两天加一次气,每次行驶450公里。除此之外,LNG安全性更高,其低温的特性决定它本身是不易被点燃和发生爆炸的,在运输过程中,也不必担心发生泄露,因为它能迅速蒸发,不会有任何残留。LNG新能源比汽油、柴油的综合排放降低约85%,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吨,可实现PM2.5零排放。”曾经被称为“傻大黑”的煤炭工业从业者,做起了“高精尖”的新能源,算起了精细的排放账。

  提起未来,孙维汉信心满满地表示,他们要优化整个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的能源结构。“我们已经和玉泉区签约,将在裕隆工业园区打造年产70万吨LNG循环经济全产业链,目标就是把呼和浩特市所有燃油和燃气的公交车、工程机械车、出租车改装成液态天然气车,实现全市公共交通用车的零排放。”孙维汉告诉记者。

  美丽新农村“风光”无限

  香蕉树、椰子树、高山榕、棕榈树,如果是在热带雨林,见到这些树种也许不足为奇,但是如果在呼和浩特市的周边的农村,看到这些树长在一起,却让人大开眼界。9月4日下午,记者在位于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的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热带雨林展馆里,真实地看到了这些树种,还呼吸到了热带雨林特有的闷热潮湿的气息。

  据该园区项目监理宋文军介绍,园区全部建成后,市民在这里可以欣赏到农科奇观、水耕蔬菜等展览,还可以领略南国风情和热带雨林,园区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来模拟自然气候,消耗的所有电能,均来自园区内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这套装置,不但可以供应整个园区的电力消耗,还具有向外输送的能力。

  在舍必崖村,新能源的利用已经融入新农村建设中,改善着农村的能源结构,让新农村建设得更加绿色环保。舍必崖村委会办公室主任潘来旺指着头顶上的风光互补新能源路灯告诉记者:“这些路灯自从安装以后,使用一直很稳定,不但减少了能源消耗,还为村里省下一笔电费开支。”

  在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香岛万亩生态光伏设施农业项目也在建设当中,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大型太阳能光伏农业科技集成项目,该项目中,太阳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包括利用太阳能补光、诱虫杀虫、消毒灭菌、太阳能集热供暖、温水灌溉、农业立体化种植等。新能源在农村的广泛利用,有效地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科技元素。

  “车多路少”困局亟待解决

  近年来,内蒙古一直致力于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正遭遇着并网难、外送难和消纳难等难题,“车多路少”的困局亟待解决。以蒙东地区为例,受电网网架结构薄弱、当地负荷需求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2012年蒙东地区风电等效利用时数仅为1605小时。以通辽市为例,风电并网装机339万千瓦,等效运行时数为1308小时,与企业实际盈亏平衡点2000小时的相差还很大。

  在9月6日举行的第五届内蒙古国际煤炭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暨国际风力发电产业博览会上,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风电事业部党委书记齐先生谈了风电在内蒙古发展遇到的问题。他说:“我们公司在通辽市和呼伦贝尔市都设了分厂,内蒙古发展风电,既有着消纳能力不足、等效利用时数短的‘骨感现实’,同样也有着节能降耗、契合国计民生的‘丰满未来’。内蒙古本地的风电消纳能力不强,而消纳区又远离内蒙古,这就需要电网进行长距离传输,这个问题是需要随着电网的建设才能得到改善。这里的风资源非常好,发展潜力大,但是并网和接入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对于风电厂来讲,一旦限制了上网,风电厂的盈利能力将会减弱,就会影响新项目的投入,对设备的需求也会减缓。”

  对于当前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化的发展难题,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领导表示:“首先是缺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上网配套政策和实施标准,国家《可再生能源法》规定‘电网要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但保障性收购一直没有明确标准,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收购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其次,内蒙古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但仅靠本地消纳是不可能的,而新能源发电的电力外送通道建设迟缓,严重制约着新能源发电的大范围消纳。此外,我们也缺乏鼓励消纳新能源发电的价格政策。”

  逆境中期待华丽转身

  虽然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但内蒙古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追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区共完成风电发电量186.5亿千瓦时,整体运行良好,仅蒙西网风电二季度就比一季度多发18.5亿千瓦时电量,输送华北网的风电交易电量增加20亿千瓦时。在保证供热机组运行稳定、电网安全稳定和城市居民可靠供热的前提下,我区加大了蒙西电网风电的上网电量,实践证明,蒙西电网高比例接纳风电已克服技术上的难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和成果吸引了众多外地企业前来投资。9月6日,湘电集团就风机制造和新能源开发与通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文理表示:“内蒙古地区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也获得了国家战略上的扶持和支持,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非常大。有感于此,湘电集团把在内蒙古的产业发展当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今后将加大在内蒙古的投资力度和产出规模,深化产业链,提升合作水平和品质,进一步扩充产业链。”

  中环能源项目开发经理刘帆告诉记者:“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非常好,我们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很有信心,为了延伸产业链,我们准备在呼和浩特市周边建立光伏发电站,整个项目建成后,发电量会很大。当然,目前比较担心并网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对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的有关领导也对于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了保障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议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实施细则,明确保障性收购指标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占全部上网电量的比例标准。为逐步实现跨省、跨区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建议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合理明确各省区配额指标,建立全国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平台,加强邻近省区的电网联接,同时加快外送通道建设,增加外送通道送电能力。”

  逆境中期待华丽转身

  虽然内蒙古新能源产业化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但内蒙古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对清洁能源的追求。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区共完成风电发电量186.5亿千瓦时,整体运行良好,仅蒙西网风电二季度就比一季度多发18.5亿千瓦时电量,输送华北网的风电交易电量增加20亿千瓦时。在保证供热机组运行稳定、电网安全稳定和城市居民可靠供热的前提下,我区加大了蒙西电网风电的上网电量,实践证明,蒙西电网高比例接纳风电已克服技术上的难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和成果吸引了众多外地企业前来投资。9月6日,湘电集团就风机制造和新能源开发与通辽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湘电风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谭文理表示:“内蒙古地区新能源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同时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也获得了国家战略上的扶持和支持,地方政府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非常大。有感于此,湘电集团把在内蒙古的产业发展当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支点,今后将加大在内蒙古的投资力度和产出规模,深化产业链,提升合作水平和品质,进一步扩充产业链。”

  中环能源项目开发经理刘帆告诉记者:“内蒙古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非常好,我们对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很有信心,为了延伸产业链,我们准备在呼和浩特市周边建立光伏发电站,整个项目建成后,发电量会很大。当然,目前比较担心并网难的问题,但是我们对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开发局的有关领导也对于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了保障内蒙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建议尽快制定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实施细则,明确保障性收购指标及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占全部上网电量的比例标准。为逐步实现跨省、跨区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目标,建议尽快出台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合理明确各省区配额指标,建立全国可再生能源配额交易平台,加强邻近省区的电网联接,同时加快外送通道建设,增加外送通道送电能力。”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