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高绍荣教授课题组在《Stem Cellsand Development》在线发表研究成果

高绍荣教授课题组在《Stem Cellsand Development》在线发表研究成果

信息来源:同济大学    发布日期:2015-12-09    浏览量:4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绍荣教授课题组在《Stem Cells and Development》杂志发表研究成果“Enhanced rejuvenation in iPSC-derived neurons compared with directly converted neurons from an aged mouse”。

大多数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兹海默病,亨廷顿氏病及帕金森病等都是老年性疾病,是由于神经元变性、凋亡所导致的疾病。目前,很多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并不清楚,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iPS技术及转分化技术的出现,为这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iPS体外分化技术及转分化技术可为此类疾病的病理模型的建立,药物筛选及个性化治疗方面提供实验基础。但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人员对这两种方法获得的神经元进行系统的比较,到底哪类方法获得的神经元更适合于进行体外建模及将来的个性化治疗。

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衰老小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iPS体外分化技术及转分化技术获得这两类神经元,通过电生理功能,基因谱表达及表观遗传分析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直接转分化方法所获得的神经元仍然保留了体细胞中的衰老相关的signature,而iPS及分化的神经元却没有保留这种衰老记忆,这可能是由于重编程过程可将这种衰老记忆进行擦除。因此,该研究对未来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绍荣教授课题组的2013级博士生杨媛媛为第一作者,王译萱副教授及高绍荣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项目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技部973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资助。

原文链接:http://life.tongji.edu.cn/show.aspx?info_lb=412&flag=99&info_id=2336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