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4-10-28 浏览量:29
1.青海省格尔木市呼热郭勒沟石墨矿找矿突破及理论创新
成果简介:通过资源量估算,共求得(334)晶质石墨矿石量1041.95万吨,固定碳矿物量94.70万吨,矿床固定碳平均含量9.09%。其中工业品位晶质石墨矿石量987.03万吨,固定碳矿物量92.42万吨,矿床固定碳平均含量9.36%;低品位晶质石墨矿石量54.91万吨,固定碳矿物量2.29万吨,矿床固定碳平均含量4.17%。矿床规模已接近大型。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2.青海省都兰县王家当-大卧龙一带锡多金属矿调查评价
成果简介:通过对主要工作区圈定14条锡多金属矿体进行了资源估算,提交(334)铜、铅、锌资源量1.99万吨(其中铜资源量1.42万吨、(334)铅资源量0.3万吨、(334)锌资源量0.26万吨);(334)铁矿石量82万吨;(334)锡资源量0.1万吨;(334)银资源量29.0吨。
成果完成单位:
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3.青海省滩间山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理论创新及深部勘查示范研究
成果简介:2016年-2018年度由青海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于青海大柴旦矿业有限公司通过对细晶沟、青龙滩金矿预测靶区利用空气反循环钻探和小角度机械钻探+孔内岩心定向设备恢复厚覆盖区深部岩性原始产状技术手段进行了深部验证,于青龙滩靶区内在第四系冲洪积物覆盖的发现了隐伏的青龙沟Ⅲ金矿带,带内圈定隐伏金矿体21条,估算(333+334)金金属量约为23.8吨(资源量未正式评审);于细晶沟靶区内新发现金矿体12条,估算(333+334)金金属量约8吨(资源量未正式评审)。即通过靶区深部验证后实现了较好的金矿找矿突破,新发现了大型金矿床一处。
成果完成单位:
青海省第一地质勘查院
4.青海省固体铷锂资源可利用性综合研究
成果简介:项目通过MLA矿物定量分析技术对青海省低品位铷矿石中铷及伴生稀有金属元素进行快速检测分析,确定矿石中铷主要赋存在云母和尝试中,铌钽赋存在铌铁矿中,初步判断了矿石可利用性。项目该低品位铷矿石进行选矿工艺研究,最终在原矿Rb2O品位仅0.082%的情况下,通过粗粒云母筛分-磁重联合回收钽铌-尾矿浮选回收铷的选矿工艺选别,获得Rb2O回收率为75.77%的优良指标。
成果完成单位:
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
5.青海省祁连县柳湾区综合找矿技术研究和找矿突破
成果简介:该项目利用重力与磁法相结合,了解研究区覆盖层厚度及基底起伏情况后,确定了对中浅覆盖区利用激电+钻探的技术方法组合、对厚覆盖区利用地气+可控源+钻探的技术方法组合;通过对块状硫化物矿床及矿体特征的研究,确定了下步找矿方向;新增资源量334级铜、铅、锌资源量48305.62吨(其中Cu金属量为7868.99吨、Pb金属量为19513.58吨、Zn金属量为20923.05吨),金金属量为1737.19kg,银金属量为9.72吨。
成果完成单位:
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
6.青海省柴东缘阿哈大洼地区成矿研究与找矿预测
成果简介:本次通过全面收集柴达木东缘地区1:5万地、物、化、遥成果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地区的构造岩浆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针对该地区开展了构造岩浆的找矿预测,圈定找矿靶区3处。通过对圈定的阿哈大洼找矿靶区进行进一步的勘查,发现引爆角砾岩型银多金属矿,其为斑岩型银多金属矿的重要找矿标志,通过进一步研究区域上典型的斑岩型银多金属矿,同时结合本次找矿成果,初步建立了柴达木东缘地区引爆角砾岩型和斑岩型银多金属矿的找矿模型,较为系统的对其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了总结。同时,通过对阿哈大洼地区的勘查初步估算铅锌资源量3.41万t,银资源量208.47t,根据本次建立的找矿模型认为阿哈大洼地区具有良好的斑岩型银多金属矿找矿前景。
成果完成单位:
青海省第四地质勘查院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柴懿1550054762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