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动态 >  成果推介 I 自然资源领域第九期(2024年第20期总第80期)

成果推介 I 自然资源领域第九期(2024年第20期总第80期)

信息来源:青海技术市场    发布日期:2024-07-16    浏览量:71

1.含碳酸盐型石墨矿中固定碳化学分析方法(硝酸处理高频红外碳硫仪法)

成果简介:制定《含碳酸盐型石墨矿中固定碳化学分析方法-硝酸处理高频红外碳硫仪法》青海省地方标准能提升青海省关于含碳酸盐型石墨中固定碳的检测准确度和检测速度,延伸固定碳检测范围,使检出下限低于0.20%;同时把高频红外碳硫仪引入固定碳的检测中,使检测过程实现了仪器化、自动化;检测流程的简化同时可以节省检测成本,给检测客户和检测机构都降低了成本,而且因为测试对象为碳酸盐型石墨矿中的固定碳,组成成分相对简单,试料又经过了除去无机碳和有机碳的步骤,基体对测试影响很小,应用范围广。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测试应用中心


2.基于北斗卫星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推广应用示范

成果简介:由于野外环境艰苦、恶劣,危险性大,加上业务综合性强、牵涉多专业、集成管理复杂,开展基于北斗系统地质调查工作部署及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示范工程具备明确的目的和重要的意义。补充完善数字化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技术指南中关于北斗卫星技术应用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组网、应急服务、实施遥感数据服务、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节点资源聚合等方面的具体技术内容。完善基于北斗卫星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从野外工作的角度,提出野外调查人员在安全保障和野外工作的质量监控、检查、管理和服务各个环节中,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应急保障等多种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分享、处理、反馈和决策现代化的需求及试验。建立野外地质调查生产调度、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远程服务网格节点体系和管理平台,为野外地质调查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基于北斗卫星的野外地质工作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调查院


3.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强研磨性地层钻进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本项目在前期调研了解东昆仑成矿带强研磨性地层钻进难点、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调研强研磨性地层钻进过程中钻头常见磨损形式,分析其磨损机理,在明确钻进对象与常见破坏磨损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适用于东昆仑强研磨带区域矿区钻进的新型钻头,同时一并开发研究钻进过程中与钻头配套的钻井液、钻进参数、钻进工艺、高效携岩等方面内容。针对东昆仑成矿带强研磨性地层钻探技术的研究具有整体性、综合性、针对性、系统性。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结构合理,且从理论研究、室内验证、野外试验等多个环节出发,相互验证,可保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同时,针对东昆仑成矿带强研磨性地层钻探技术研究从多个方面出发,最终确定的适用于强研磨性地层钻机的技术方法可有效提高区域矿区钻进效率,确保后续钻井工作的而快速安全开展。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4.青海省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岩心钻探堵漏技术研究

成果简介:本项目依托东昆仑祁曼塔格地区重点成矿带地勘钻探工作进行,在进行大量的文献、专利、会议以及该区前期钻探工作调研的基础上,对祁漫塔格地区漏失地层的类型进行全面的划分,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漏失类型,优选出适合于祁漫塔格地区堵漏用堵漏材料、堵漏钻井液配方以及堵漏工艺,对所得堵漏配方与工艺进行室内评价与野外试验,不断优化堵漏配方与工艺,最终形成适用于祁漫塔格地区地层的堵漏技术,并推广应用,指导该地区钻井勘探工作的高效进行。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第二地质矿产勘查院


5.东昆仑拉陵灶火地区岩浆成矿作用及靶区优选

成果简介:通过系统分析拉陵灶火地区花岗岩类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为东昆仑西段地区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认识。认为405-396Ma东昆仑西段可能存在构造体制的突然转换,后碰撞阶段板片断离是一种可能的解释;提出或完善了拉陵灶火中游铜钼多金属矿床、拉陵高里河沟脑钼矿床、开木棋河东铜矿点的找矿勘查模型;提出本区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晚志留世-早泥盆世和中晚三叠世,与区域上两次大的构造事件有关;新圈出找矿靶区16处。该项目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解决一些制约找矿的地质问题,实现了较大的找矿突破。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6.柴达木盆地南北缘成矿系统与勘查开发示范

成果简介:首次按前南华纪、南华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侏罗纪四个阶段编制了50万大地构造分区图;构建了对柴达木盆地南北缘矿床成矿系列,并提出砾岩型金矿、花岗岩型铷铌钽矿、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等新类型、新矿种的找矿方向;建立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矿产开发的水资源从盆地、流域和矿区三个层面保障模式;开展了柴达木南缘铁多金属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及难选冶问题研究;解决了柴达木盆地南北缘覆盖浅覆盖区物化探有效找矿方法的瓶颈问题,建立了不同类型矿床的有效方法组合。成矿预测圈定97处找矿靶区,资新增铜铅锌金属资源量310万吨;金资源量40吨。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1000亿元。

成果完成单位: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成果来源: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联系人:孔佩瑶 18509712296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