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李爱珍:我所关注的只是我的科研

李爱珍:我所关注的只是我的科研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发布日期:2012-03-11    浏览量:159

  5月28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的2007年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李爱珍。

  如果不是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李爱珍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七旬老者,一个在并不为大家所熟悉的领域从事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如今,身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所研究员的她,成了第一位获此荣誉的中国女科学家,一夜之间,李爱珍成了公众人物,与此同时,她的研究成果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李爱珍一直从事信息科学领域的“半导体纳子纳米结构和器件”方向的研究。她所研究的分子束外延设备在国防、环保、医疗、经济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禁运这种设备。李爱珍和她的伙伴硬是搞了一套中国自己的设备。这一行动让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对中国的禁运。

  李爱珍说,量子级联激光器这一世界前沿领域,美国人早在1971年就提出了物理思想,而中国人比他们晚了20多年。尽管如此,李爱珍及其团队进行了革命性的开拓,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1998年,这一领域的翘楚——美国贝尔实验室给中科院路甬祥院长写来了贺信,称这是当时“国际上极少数实验室才能做出来的工作”。

  此外,李爱珍还有个壮举:将该领域国际顶尖级的——“中红外光电材料和器件国际会议”引入中国。李爱珍告诉记者,哪个国家能举办这一会议,就表明这个国家的研究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重视和认可。到目前为止,会址还一直在欧洲、美国“转悠”。

  从1999年开始,李爱珍每次都要向大会提交两篇以上报告,介绍我国的进展。2005年,李爱珍作为亚洲唯一的委员,她申请会议在中国召开一次。在了解其团队所做的成绩后,科学委员会决定——2010召开的第十届国际会议移师中国上海。

  李爱珍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非常欣慰地看到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为我们的国家争得一席之地,是我们上了年纪的科学家应该尽的责任。”

  对于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李爱珍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美国国家科学院对院士的要求是,在其学术领域里终生做出卓越的、持续性的贡献,我感到压力非常大。虽然我屡次落选,但我认为不能用我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来作为引证自己应该当选中科院院士的理由。”

  李爱珍说,如果没有国家给予的平台、项目研究经费、科研环境等支持,显示对此她一直心存感激。

  “对于名利,我个人确实看得很淡。我所关注的只是我的科研能否取得进展,我对美国国家科学院或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福利和权利毫无兴趣。”李爱珍说。

  6年前就退休了的她,如今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工作,和退休前一样,每天都要去实验室,经常是晚上八九点别的实验室的人都走光了,她的实验室还亮着灯。“我年龄大了,工作时间不多了,体力也在下降,能够做研究的时间很宝贵。我很想在空闲时写本书,把自己的事情记录下来,传给年轻的后代。”

  来源:科技日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