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演绎“中国创造”的财富传奇

演绎“中国创造”的财富传奇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03-11    浏览量:152

  创业板两岁了。在这个新生事物诞生、成长的过程中,有关注,有追捧,有创富,有质疑,上市公司估值、创业风险投资、超募资金使用、高管减持套现,创业板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投资市场热议的话题,因为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牵动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敏感神经。

  创业板天生的使命就是运用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积聚市场多元化资源,为那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成长型企业提供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尚处幼年的创业板为支持技术创新发挥了多大作用?其成长存在哪些隐忧? 如何促进创业板市场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课题组追踪分析近两年数据,首次从自主创新的角度梳理形成了“我国创业板开板两周年调查”,从中我们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编者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市场(ChiNext)正式开板,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它为创业者、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各类投资主体等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此影响和作用下,形成了一种社会资源向创新创业资源的集聚效应,促进了科技创新领域的快速发展,为众多新兴产业中的领军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跨越式发展平台,也在产业发展领域内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96%

  截至2011年8月底,25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呈现出“高成长、高科技、新经济、新服务、新能源、新材料、新农业、新模式”的“两高六新”特征,为19万多员工提供就业;平均发行价格为32.56元,首日开盘均价为43.22元,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32.74%;总计发行达59.43亿股,总市值达8942多亿元,融资额达1851.1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7.17亿元;平均发行市盈率63.34倍,远高于中小企业板的39.61倍和主板的25.29倍。

  258家上市公司中有248家是按照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享受15%的所得税优惠税率,占比达96%,远高于2010年底中小板的66.48%和主板的26.20%;248家高新技术企业融资1758.15亿元。创业板市场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激发投资者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成长、高回报的强烈愿景。

  上市公司80%属战略性新兴产业

  258家上市公司中80%以上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元器件24家,医药生物32家,信息设备19家,信息服务45家,机械制造业61家,化工31家等。258家上市公司近两年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32.69%,高于中小板的22.01%和主板的18.83%,带动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

  创业板市场为那些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导向,引领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促进市场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创业风险投资回报达11倍

  258家上市公司中共有169家获得404笔创业风险投资支持,31家企业获得国有创业风险投资机构36笔投资,7家企业获得外资创业风险投资机构10笔投资。其中,248家高新技术企业有162家获得393笔创业风险投资,占比65.32%,平均每家获得2.43笔投资,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平均1.60笔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更加受到社会资本的追捧。

  从财富效应来看,404笔创业风险投资共计实际投入超过70亿元,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上市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累计持股价值达784.96亿元,投资回报约为11倍。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投资周期不足一年的回报约为8倍左右,而超过三年的则达到37倍左右,投资周期与财富回报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创业板市场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打通了长期制约我国创业风险投资行业发展的“退出—循环”通道,将吸引更多风险资本参与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发展。

  科研院所转制企业备受青睐

  25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中有12家是科研院所转制或者参股,该类上市企业拥有较多的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等,具有稳定的高成长性。从统计数据显示,12家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9家获得创业风险投资,占比75%,高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平均发行市盈率达62.05倍,上市首日价格平均涨幅达93%,高于其他创业板上市企业平均39%左右的涨幅,更加受到市场及投资者的认可及青睐。

  创业板市场为科研院所转制企业提供较大的发展机遇,提供融资支持,改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观 点

  ChiNext的三个“中国含义”

  承担起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

  相比2000年前后酝酿创业板之际所面临的网络股泡沫危机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量级”显然更为巨大,但最高决策层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中国创业板。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决策者希望中国创业板市场要承担起支持企业自主创新的历史使命,特别是发挥其对新产业、新领域支撑作用,以加速渡过危机。中央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中的“四个大”即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大范围实施调整振兴产业计划、大力度加强科技支撑和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中,推出创业板市场应该与科技支撑和产业调整最为相关。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作为贯穿中国创业板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方向,是创业板“中国含义”之一。

  稀缺资源配置到自主创新领域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经二十余年,尚处于为配套服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探索的过程中,数以千万计的中小企业,面临“上市资格”的严重稀缺性,造成“壳”资源价值陡增,进而形成了制度性的“租”。应该将这种“租”当作一种公共资源来对待,让创业板市场的“壳”资源真正承载起中国自主创新的“未来”和“梦想”。因此,必须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一稀缺资源,公平而又富有效率地将其配置到国家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和领域当中,这是创业板“中国含义”之二。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风向标”

  2010年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思路。创业板上市遴选不仅应倾向于新产业和领域内具有未来前景的新兴企业,同样也应注重通过创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优质企业。因此,创业板必须以其方向性、灵活性、带动性,而成为指引我国市场经济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风向标”,这是创业板“中国含义”之三。

  ■相关链接

  我国创业板市场诞生回顾

  1999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适当时候在现有的沪深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板块。

  2000年5月,国务院原则同意证监会关于设立二板的意见,将二板市场定名为创业板市场,同年10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停发新股,筹建创业板。然而,随之而来的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破灭,使得创业板的诞生一再推迟。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正式批复深交所设立中小企业板市场,标志着分步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2006年2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颁布,提出“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ChiNext)首批28家上市企业正式挂牌交易,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

  (文·付剑峰 郭戎 )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