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内蒙古依靠科技创新现代农牧业建设成效显著

内蒙古依靠科技创新现代农牧业建设成效显著

信息来源:内蒙古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12    浏览量:78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深度调整科技计划,大力实施科技项目,重力打造平台载体,努力完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实现了农牧业科技发展的新跨越,有力支撑了农牧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形成了支持农牧业科技发展的计划体系。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国家、自治区科技项目的整合力度,不断加大科技项目对农牧业的倾斜和集成,形成了自然科学基金、863、973项目支持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自治区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和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星火计划、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重点支持成果推广和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农牧业科技计划体系。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提升了农牧业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推动了农牧业科技进步。例如,近年我区争取国家农牧业科技支撑项目经费8250万元,围绕粮食、奶业、肉业、草业等主导产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自2005年实施以来,我区有40个旗县承担了该项计划,获得专项经费7460万元,培育、壮大了一批地方特色农牧业产业,有效带动了农牧民致富和财政增收。

  二是重力了打造公共创新平台和产业化基地。近年来,我们启动实施了平台载体升级工程,加大了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升级力度。依靠农牧业领域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载体,形成了优势明显,布局合理,能够有力支持农牧业技术创新的公共科技平台。和林格尔县畜牧业高新技术科技园、赤峰农业科技园区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除此,我区还建成26个自治区级农牧业科技园区,21个自治区级科技特色产业化基地。2011年赤峰农博会成功升级为自治区政府主办的重要展会,成为技术交易、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是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加大了科技成果推广力度。以星火计划为主导,以打造技术成果推广平台为重点,以参加各类会展为补充,推广和转化了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提升了农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牧业产业科技服务。本着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从模式创新和产业服务体系完善上下功夫,打破了企业、服务部门独立,各类资源相互孤立的格局,实现了人才、物资、设备有机结合的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现已形成12种服务组织类型和7种服务模式,形成玉米、绒山羊、肉牛养殖等10个产业科技服务体系。

  ——以12396为依托提升农村牧区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实施自治区星火计划培育了星火科技12396信息服务品牌,各盟市开展了多形式、多层次的12396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了我区农牧业信息化进程。

  ——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行动。通过政府引导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人员深入农业一线,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现农村牧区结构调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截止目前,科特派创业行动已实现了盟市、旗县全覆盖,科技特派员的数量达6170名,共实施2152个项目,有力推动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我区科技特派员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走上了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创业服务之路。

  四是引进和培育农牧业科技人才取得新进展。首先是以“草原英才”为主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通过制订制度方案、创造政策环境、创新引才机制、扩大对外宣传等有效措施,引进和培养了一批农牧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其次是以星火计划为主培训了大批乡土人才。充分利用星火培训网络、遍布各旗县的星火学校的有利条件,通过课堂教学、远程教育、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对农牧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及非农职业技能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乡土人才的技术技能。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