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黑龙江——科技撬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黑龙江——科技撬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信息来源:黑龙江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12    浏览量:45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式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三次关注了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有序释放”、“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代表,中国最北省份黑龙江2011年的发展为这三句话做了鲜活的注脚。

  2011年,黑龙江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题,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扎实推进“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战略部署,加快发展“十大重点产业”,全省经济呈现出增长加快、结构转优、质量向好的态势。据核算,2011年,黑龙江省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12.2%,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此外,列入国家统计制度监测的10项主要经济指标,有7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如今,黑龙江这个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潜力正如温总理报告所说在“有序释放”,黑龙江人正步履铿锵地迈出“加快推进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矫健步伐。

  探寻黑龙江骄人业绩的背后奥秘,记者观察到,2011年,“科技”正成长为黑龙江一个新的“热词”,无论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还是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科技”所占的篇幅越来越长,“科技”的声音开始在更多“舞台”响起来——挖掘“科技”更多的潜力、赋予“科技”更多的使命、寄予“科技”更多的厚望……“科技”关注度在不断提升中闪亮。

  在2011年,黑龙江省会城市哈尔滨的新地标不再是以往的宾馆,取而代之的是在松花江北岸黄金地带上拔地而起的43层近200米高的科技创新创业大厦,新地标彰显着这个城市和这个省将要依靠科技支撑引领发展的新内涵;在2011年,曾经是一片荒地的哈尔滨松花江北岸快速崛起一座耀眼瞩目的新城——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在这座由黑龙江省科技厅联手哈尔滨市全力打造的“中国北方智谷、松江水韵新城”里,已累计签约入驻117家单位192个高科技项目,其中仅中科院就有10家科研院所12个高端高科技项目入驻,目前已有11个国字号科研单位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落户科技创新城;在2011年,肩负着黑龙江省依靠科技调整产业结构和龙头城市哈尔滨转型为现代大都市的双重战略需求的神圣使命,已经扬帆远航的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正在逐渐发展成为黑龙江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极,成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011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切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动经济发展转入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轨道”。同一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省长王宪魁在省人大第十一届六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最重要的是靠科技支撑。要深入推进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建设,加快实施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切实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时光进入2012年,吉炳轩书记在部署2012年黑龙江经济工作时强调“要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大进步”;王宪魁省长在黑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2年,黑龙江将“坚持创新驱动,让科技成为撬动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承载着转方式、调结构的期望和使命,黑龙江富集的科技优势正在加速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2011年,黑龙江启动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专项行动”,把更多的人才和成果等优势资源挽留在省内发展,为本省的调结构、转方式释放科技潜能。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部署、由黑龙江省科技厅牵头建设的“高新科技产业集中开发区”和“科教人才强省富省工程”取得显著成效;龙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保持在全国第12位。

  科技大省的魅力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彰显,厚积薄发的科技实力成为黑龙江省经济实现创新驱动的强劲力量。

  科技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肩负着依靠科技支撑黑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光荣使命,黑龙江科技战线开始集体发力,既要用科技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产业,又要用科技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以高科技和自主创新支撑引领龙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黑龙江省石墨储量全国第一,占全国保有矿物储量的64%以上,相当于占世界的40%以上。但遗憾的是以输出石墨精粉为主、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资源破坏严重。为阻止宝贵的石墨资源低价外流,黑龙江科技部门响亮地提出要用科技的力量,通过创新链的构建支撑产业链的发展,科学谋划了通过科技深加工淘石墨新材料产业之“金”之策。

  2011年7月,黑龙江省科技厅成功组织了“院士龙江行暨石墨产业发展论坛”,13位中外院士、专家围绕石墨作专题学术报告,27位石墨领域顶级专家到鸡西、鹤岗等地实地考察,论坛期间成立了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有9位院士联名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在黑龙江省建立国家高新石墨产品开发、产业化与交易基地(国际石墨谷)的建议》,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科技部落实温总理批示精神,决定由黑龙江牵头研究国家石墨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并启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据专家分析,石墨资源精深加工增值空间巨大,未来能达到上百亿、甚至几百亿的产值规模。从中彰显了科技提升和改变传统产业的力量。曾经粗放开发的“黑金”石墨将在高科技的支撑后重放光芒。此举成为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的精彩之笔。

  2011年,黑龙江围绕绿色食品、生物、新材料等十大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组织实施了31项重大科技项目,政府投入5917万元,引导企业投入23.7亿元,放大40倍资金,起到政府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黑龙江还突出推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新兴产业单位达到717家,增加值达357.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3%,大大加快了全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11年,科技为黑龙江省产业项目建设大发展积攒了无穷的后劲和支撑力量;科技支撑引领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提速前进。

  高新技术成为黑龙江经济新增长极

  2011年,黑龙江省科技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全省五大高新区全部进入省政府重点支持的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867.27亿元,是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8%,所占比例接近五分之一,成为黑龙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令人瞩目的新增长极。

  短短两年时间,哈尔滨科技创新城所致力打造的“中国北方智谷、松江水韵新城”已初具形象,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创新城主打的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战略性产业“三新格局”初步形成。哈尔滨科技创新城还在一年内获得两项国家殊荣,先后成为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

  黑龙江省副省长张建星视察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后给予了如下评价:“黑龙江科技厅和哈尔滨市省市联手,思路共同谋划、项目共同推进、政策共同争取,整合科技资源,联手打造的这个科技创新城,加速释放了黑龙江省科技资源优势潜力,形成了创业集聚,叫响了科技品牌,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大庆高新区在东北率先启动了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将发展方向锁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新材料3个主导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高端服务、高端新兴3个高端产业,新辟建太阳谷、创智岛,倾力打造新兴产业城,进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首批试点。如今,大庆高新区的工业增加值已经占大庆地方工业增加值的半壁江山,其在调整当地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日益显现。此外,齐齐哈尔高新区、牡丹江高新区、佳木斯高新区等都在当地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着各自的重要作用。

  2011年,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达到5005亿元,增速为27%。其中,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2200亿元,增速达30.4%。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新增长极的魅力正在璀璨绽放。

  如今,广袤的龙江大地回荡着科技支撑龙江经济发展的主旋律,黑龙江正稳步行进在依靠科技力量撬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大路上。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