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早熟杂交稻恢复系明恢2155选育与应用”项目通过科研成果评审
“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早熟杂交稻恢复系明恢2155选育与应用”项目通过科研成果评审
信息来源:福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22
浏览量:69
近日,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完成的“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早熟杂交稻恢复系明恢2155选育与应用”项目通过科研成果评审,评审会由三明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组由谢华安院士等专家组成。专家组在听取项目组工作汇报、审阅相关技术资料、进行质疑和讨论后,一致认为:
针对福建省及南方稻区对高产、抗病和优质早熟杂交稻品种的需求,三明市农科所采用籼粳交早籼恢复系材料K59与抗稻瘟病晚籼恢复系多系一号杂交、结合多年多点的大群体系谱选择和多性状综合同步鉴定的技术路线,育成了集高配合力、抗稻瘟病、广适应性、高制种产量于一体的早熟籼型恢复系明恢2155,是近年来福建省及南方稻区早熟杂交稻选育的标志性恢复系。
应用明恢2155配组,已育成11个杂交稻品种共19次通过省、市级品种审定,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3个。这些品种累计推广726多万亩,按区试增幅计算,增产稻谷2.4亿公斤,增创效益达5亿多元;其中,福建省累计推广190多万亩,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占同熟期早籼杂交稻种植面积36.7%和37.5%,此外,还有5个品种正在参加区试。明恢2155系列组合通过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开发,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万元。
明恢2155的选育成功显著提高了我国早熟类型杂交水稻的总体水平,应用该恢复系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数量多,推广面积大,增创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成果在采用籼粳交结合早晚恢杂交,聚合高配合力、抗稻瘟病、早熟有利基因育成早熟恢复系选育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