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26 浏览量:42
近日,国家工信部发文同意广州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建设工作通过验收,并对广州市两化融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广州市是工信部2008年12月批复的第一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信息广州”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建设广州市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推进两化融合工作的工作计划,并建立了由市科技和信息化局牵头,市经贸委、市发改委等部门分工负责、统筹实施的工作机制。在3年多的建设期内,通过联合区县和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两化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以下的显著成效。
两化融合促进广州市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通过两化融合,信息技术在企业设计、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等环节广泛深入和综合集成应用,推进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根据抽样调查,2010年全市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额平均值为140.02万元,比2009年增长8.6%,有93.1%的企业接入了互联网,超过72.3%的企业开展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活动,6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实施了ERP、供应链管理等综合性信息系统,构建起联接产、供、销的协同式信息平台,强化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水平。如珠江啤酒利用ERP系统实施零基预算管理和生产最优化管理工具,有效控制了企业的成本管理,2007-2009年节省2.6亿元。
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模式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如生产定制衣柜的宁基股份通过两化融合推动传统家具制造业生产模式创新,提出“标准件+非标件”相结合的复合生产模式,有效解决了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生产的矛盾,在厂房面积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产能扩张了6倍,营业收入年增长率超过70%,净利润年增长率超过90%。
两化融合促进广州市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
电子商务在广州市各个领域应用不断得到扩展,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的发展态势。据统计,广州市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被调查重点企业达到72.3%,十一五期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47.9%,2010年重点企业网上采购和销售总额达6260亿元,占企业采购和销售总额的65.1%,约占全省的39.1%,全国的6.96%,居省内第一,全国前三。电子商务服务业加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拥有网易、太平洋电脑、易网通、数百亿等海外上市企业4家。
物流行业通过软件、GPS、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了物流配送精准化、可视化和仓储、车辆管理的高效运行,促进了传统物流企业转型为信息密集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催生了宝供物流、中经汇通、嘉诚物流、鱼珠物流基地等一批基于信息服务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
两化融合推进广州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通过两化融合,广州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六大产业为主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初步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效应,201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91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8.6%。以平板显示、数字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代表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广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两化融合促进构建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
两化融合推动广州市构建起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10年,广州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6557.45亿元,同比增长13.6%,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也超过60%。
两化融合促进广州市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两化融合成为广州市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重点推进冶金、电力、建材、造纸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建立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信息管理平台,对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300多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实施网上直报。“十五”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持续大幅下降,从2005年的1.3吨标准煤/万元下降到2010年的0.78吨标准煤/万元,累计下降40%以上(年均下降9.5%),工业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进一步降低。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