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福建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3-28 浏览量:34
“过朋山岭隧道,就到泉州城市花园!”在泉州中心城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使用“泉州城市花园”这个昵称,赞美洛江区建区以来主动融入中心城市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城区的成就。其实,熟知这里的人会发现,洛江不仅越来越美了,它的产业发展也越发强劲,特别是在科技的助力下,洛江已成为一座强势崛起的新兴城区。
在过去的2011年,洛江科技部门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紧紧围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在支撑经济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府带头 营造科技创新之风
2011年6月,阳光国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成为洛江区首家博士后工作站。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作站的成立正是得益于洛江区委、区政府长期以来对科技发展的大力支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洛江区委、区政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从政策、体制、资金和用人环境上下足功夫,推动科技创新更上一层楼,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加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奖励力度,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大力扶持行业龙头企业、各级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企业……一项项政策与措施,使得自主创新在洛江蔚然成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稳固,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洛江已形成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支撑体系,科技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
据了解,2011年,洛江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上又有突破。全年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信和涂料通过高新技术企业复审,使得该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8家。
高新技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有1家企业被命名为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企业被列为福建省创新型试点企业。
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工作取得新发展。“DSP数字耳机”“采用新型燃烧器的节能环保燃气灶”“全自动电脑双针对筒提花远程控制6色调线圆盘机”等3个项目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立项,福建省江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高效净吸油烟机” 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无偿资助立项,争取到国家、省级资助金额250万元。
区域技术创新和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全区新建了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全区目前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14个。
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稳步增长,2011年全区申请专利198件,获专利授权130件,专利技术向高端转移,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部门牵线 产学研合作促“双赢”
一方面是政府对科技创新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则是科技部门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主动牵线。
在2011年的“6??18”成果交易会上,信和涂料公司与复旦大学武利民教授成功对接,他们将核电涂料的开发利用延伸到民生领域,研制出用于预防电脑辐射、手机辐射等日常生活的新型涂料,预计产品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2.25亿元。
信和涂料和复旦大学的成功牵手,并不是洛江产学研合作中的个例。如泉州新维电子有限公司与华侨大学合作开发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专用芯片,被广泛用于MP4等便捷式电子产品,每年可为公司增加约2500万元收入;燃气热水器冷凝换热技术等18个技术需求,找到了“婆家”,解决了企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这些都是洛江促进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之举。
借得东风好行船,长期以来,洛江科技部门深知,只有建立健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才能引导企业立于产业发展的不败之地,促进洛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为此,2011年,洛江区科技局启动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全年共组织科技人员100余人(次)深入85家企业,征集企业技术、人才需求80余项,征集项目技术、成果需求20余项,有20余家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洛江区科技局还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制,支持洛江区重点企业泉州市众志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泉州市金刚石工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据了解,该联盟集合泉州从事金刚石工具生产的重要企业和四所高校,按照产学研相结合、优势互补、义务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以产品市场化、产业多元化和促进成果转化的有效机制,促进金刚石工具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是我市乃至全国范围内首个地方性的金刚石工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此外,洛江区科技局还不断加大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力度,特别关注洛江科技创新工作,特别关注推动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特别关注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培育,争取列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科研经费,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全年共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6个,有25个项目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个,市级重大科技项目5个,为企业争取市级以上项目无偿扶持经费453万元。组织实施两批共32个区级科技计划项目,下达科技研发经费136万元。
特色农业 科技助力强化发展
2011年,洛江区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创建农业科技产业的品牌,特色农业成为洛江区另一支柱产业。
在阳光国际集团,该公司的万寿菊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成绩喜人,项目以“公司+农户”的形式,万寿菊栽培技术在虹山乡得到大面积推广,每年可助农民人均增收3000多元;同时,该公司还参加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优秀项目“植物净化循环体系在城市空间绿化中的应用”经科技部批准,正式入选“十二五”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预备项目库。
由东南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短葶山麦冬质量控制及相关新产品的研究》进展顺利,并成为我省第三个、泉州市首家通过国家药监局GAP认证的中药材品种,也是我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效,项目带动区域内种植面积达8000多亩,带来经济效益近亿元。
和昌公司和华丰公司共同承担的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泉州市洛江区现代畜禽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验收。项目经过3年多的实施,建立猪精液供应及技术服务站,研发上市一系列肉鸭精深加工产品,创建福建名牌产品1个,申请发明专利1项,实现肉鸭大规模饲养。已发展“公司+农户”合同农户500余户,形成年饲养1000万只的肉鸭养殖规模。达到年屠宰600万只的屠宰规模。企业年新增产值4500万元,养殖户新增收入500万元。
此外,洛江还大力实施泉州市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马甲、河市等2个科技示范镇和4个科技示范村通过市科技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验收,共推广新技术12项,创建省名牌产品1个,申请专利1项,建立科技示范基地8个,辐射带动农民1万人。
为了强化科技特派员农村服务创业,洛江还出台并下发了《洛江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实施方案》,实施和推广了科技特派员工作,初步形成“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工作格局。新建1个市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确认了5个区级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18项,带动农户500多户,促进农民增收2000多元。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