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辽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01 浏览量:31
2011年度沈阳市科技振兴奖奖励项目展示
750kV联网工程系列变压器
第一完成单位: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
该系列变压器是特变电工沈变公司为新疆与西北750kV联网工程研制的系列变压器产品。西北750kV联网工程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实现国家能源战略布局、促进全国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举措。工程横跨新疆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通过甘肃河西走廊进入安西、酒泉、金昌,到达永登。联网工程是建设西北750kV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西北电力水、火、风电等打捆外送,对于助推西北特别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更大范围配置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沈变公司承担了项目中近80%的研发工作,包括项目首、末两个变电站的设备,在整个联网工程项目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原理结构,应用电、磁、热、机械力等多学科专业技术理论。产品均顺利通过了严格的试验考核,性能优异,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项目已在新疆与西北750kV联网工程上应用,运行情况良好,完全符合工程运行指标要求。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有力地推进了清洁能源发展,促进了新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实现了资源就地转化,变输煤为输电,极大节省了铁路公路运力,有效缓解了华中地区电力供需矛盾。
2011年度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奖励项目展示
东软PET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第一完成单位: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该项目重点攻克了探测器、2D/3D数据采集、图像重建、数据校正和图像融合五大关键技术,其中,BirdsEyeTM探测器技术为国际首创。该技术提高系统空间取样率达到45%,突破了高速能量采集与转换、高精度时序控制的前端电子学技术及多任务嵌入式实时运动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等项技术难点,在探测器子系统、前端电子处理子系统、嵌入式实时控制子系统、Sun工作站、实时图像数据的采集与校正、PET成像的机理模型研究、PET图像的重建算法等软硬件方面进行了创新,实现了晶体、光导、机械加工及高速前端电子电路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成功开发了拥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PET系统,整机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整机部件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申请6项专利(含发明专利4项,包括美国专利2项),5项已获授权,完成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软件产品登记各4项。目前,该项目研发的PET系统已获得美国FDA认证,并在美国Gramercy Cardiac等6家医院稳定运行。2010年,PET系统先后荣获“全球医学影像领域新产品创新奖”和辽宁省优秀工业设计一等奖,截至2010年12月,实现外汇收入403.73万美元。
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打破了国外产品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推动了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应用、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的发展,大幅度降低了PET的成本,推动了PET在国内外的普及和应用,提高了医院诊疗水平,带动了辽沈地区机械、电子等相关大中型企业的发展。
2011年度沈阳市农村科技推广一等奖奖励项目展示
优质抗逆瘦肉型猪种选育、开发与推广
第一完成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该项目采用现代数量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经过4个世代的选育,所选育的瘦肉型猪与新引进猪种在生长性能方面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
抗逆性方面,选育出的瘦肉型猪氟烷敏感基因的频率从22.6%—48.2%降为0,即核心猪群全部为应激抵抗型。抗逆性的提高使选育后的猪种适应性增强,生活力明显改善: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的窝产仔数较选育前分别提高了0.8头(P<0.05)、0.6头(P<0.05)和0.2头(P>0.05);断奶仔猪成活率,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较选育前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7.5、6.91和5.2个百分点;育肥猪成活率,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也较选育前分别提高了4.72、4.03和4.58个百分点,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营养免疫措施的实施使选育的瘦肉型猪断奶仔猪保育期成活率提高了2.6个百分点,腹泻率降低了5.9个百分点;营养与肉质调控技术的实施使选育的瘦肉型育肥猪劣质肉发生率降为0。
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选育出的瘦肉型猪生产性能和抗逆性在瘦肉型猪中居国际领先水平,荣获2009年辽宁省畜牧兽医科技贡献一等奖、2009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优质抗逆瘦肉型猪种选育技术在辽宁省32家种猪生产企业进行了优质抗逆瘦肉型猪种的选育工作,年均选育优质抗逆瘦肉型种猪5500余头,选育的种猪主要在东北地区推广应用。近3年,年均推广优质种猪3.63万头,年均提供抗逆瘦肉型肥育猪176.7万头。
(责任编辑:张卫东)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