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云南省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云南省启动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06    浏览量:26

  近日,我省2005年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首批23个示范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达1863万元,共涉及23个县(市区)、63个乡镇、101个村委会、办事处,覆盖农户29331户,接受实用技术的农户将达9.25万人次。

  我省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旨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针对性科技需求,提高农户接受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建立农民依靠科技促进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项目以农户为直接对象,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活动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科学技术普及等为主要方式,创新机制,注重实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动实现科技常下乡、科技长在乡。

  首批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项目的23个项目,是从全省16个州市科技局推荐的36个项目中,通过认真评审筛选出来的。在涉及项目的23个县(市区)中,有边境县11个,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扶持县17个。州、县、乡入户服务的科技人员约500人,他们将把生猪养殖、栽桑养蚕、中药材、食用菌、经济林果等42项主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23个项目总投资1863万元,其中地方配套1173万元,省级科技经费690万元。

  为加强省级综合服务,省科技厅还将同时启动由省农村科技服务中心牵头的省级综合服务项目,计划安排经费150万元,针对地方实际需求组织专家,深入各地开展综合服务。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这项工作的开展标志着我省农业科技推广又迈出了新的一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科技需要,以提高农户接受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推动建立农民依靠科技促进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为宗旨,以农户为直接对象,以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活动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科技技术普及等为主要方式,创新机制,注重实效,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实现科技常下乡、科技长在乡。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不仅仅是科技推广工作方法的改变,它是农业科技推广普及的创新,是观念的变革,是新时期市场意识、服务意识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与以往的农业科技推广普及不同的是,其服务对象固定,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针对性强,离群众更近、更直接,其效果更加明显,它服务的是一个个家庭,它带动的将是一方产业、一方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必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及一方经济的发展。

  2005年4月28日,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推进研讨会在昆明召开,省科技厅副厅长徐宝明在会上强调指出,各地在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中,必须以为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提供科技支撑为重点,把群众迫切需要的农业科技送到千家万户,要让群众受惠,帮助群众解决增收脱贫问题,同时,要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寻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一个长效机制。

  对各项目实施县区,徐副厅长提出四项要求:一要有声势。他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已众所周知,但部分地区仍停留在理论上重视,实践上轻视。要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宣传,提高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有实效。要紧紧围绕各地的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解决群众的科技需求,科技入户必须强调针对性,要让广大农民受惠,帮助他们解决增收问题、脱贫问题。三要有新的机制。各县市科技局要认真思考,擅于探索创新,探索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具体操作模式、新机制。四要探索一个长效机制。徐宝明强调,科技工作必须长期抓,坚持抓。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起步于今年,但必须长期坚持,因此要注意积极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这项工程的一个长效机制。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