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以科技为支撑 促经济社会发展——施甸县科技工作纪实

以科技为支撑 促经济社会发展——施甸县科技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06    浏览量:25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施甸县科技局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履行科技计划、科技管理、科普工作和知识产权工作职能,以服务“三农”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中心,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加强科技项目管理,当好科技工作参谋助手

  随着科教兴县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年来,施甸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县域经济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发展和资源优势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深入乡(镇)和企业,就畜牧、辣椒、鱼腥草、蔬菜、食用菌、药材等地方优势产业进行了广泛调研,对各产业的基本状况、生产规模、科技含量、核心技术和市场前景进行全面分析和论证。挖掘县域经济发展优势,加强信息工作,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科技参谋助手,全县储备辣椒精深加工、无公害食用菌开发、PIC良种猪扩繁、地方畜产品加工、鱼腥草栽培技术研究、特色蔬菜发展、药材基地建设、豆片食品开发、石材产品开发、蚕桑基地建设等10多项科技项目。

  施甸县科技局抓住“县市科技年”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机遇,做好科技项目申报工作,积极向省科技厅和保山市科技局申报科技计划项目8项。其中“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列入省科技厅农村科技星火燎原计划,“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和“鱼腥草栽培技术研究”列入保山市科技项目。仅2004年共实施省、市科技项目三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实施省科技厅“木老元乡哈寨村科技综合开发示范”项目,严格按科技计划项目合同要求,推广玉米良种和规范化栽培技术,大力发展鱼腥草产业,改良猪种发展畜牧业,培植养羊大户,稳步发展林果业,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全村共种植玉米1030亩,杂交包谷达795.3亩,占77.2%,地膜覆盖栽培517亩,实现总产1000余吨,实现产值99.1万元;引进优良种猪3头,培植养羊大户16户,户均养羊在50只以上,使全村羊总数达2130只,人均养羊2只,结合产业举办养羊、鱼腥草种植农函大2个专业60人的培训班,开发科技培训7期820人次。结合沼气建设、茅草房改造工程,加强了基本设施建设,促进了哈寨村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通过实施保山市“哈寨村优质玉米种植示范”科技项目,加快了哈寨村玉米良种推广、规范化栽培、地膜覆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推广力度,玉米良种覆盖率由过去的60%提高到77.2%,增加了17个百分点,举办玉米高产样板224.5亩,亩产比大面积增产60千克,增加粮食13440千克。地膜覆盖517亩,比上年增加300亩,同时,抓好玉米大小斑病防治工作,对提高玉米单产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提高了布朗山寨农民的玉米种植水平。保山市科技项目“猪肉食品加工与开发”的实施,促进了肉食品的加工和开发,项目实施单位康汇公司,开发以火腿为龙头的系列产品,在姚关镇南山四个村建立了基地,走公司+农户+基地+科技的经营模式,从第一车间抓起,抓好猪种改良、科学饲养、火腿腌制等技术培训,统一标准,统一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形成品牌,为企业拓展了市场。

  认真开展科技培训,切实抓好科普宣传

  施甸县科技局在开展科技工作中,坚持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为重点,开展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2004年,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88期,培训农民12.5万人次。依托全县十五个乡(镇)的产业重点,开办农函大8个专业18个班515人,并在少数民族乡摆榔中学初中毕业班招收30名学生为农函大学员,培训养猪技术,为当地培养科技小能人。与县委组织部合作抓好农村党员、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全年培训3011人,其中培训基层干部2期411人,培训党员科技带头人2600人,印发科技教材6000册。

  在抓科普工作中,施甸县科技局注重开展好科技“三下乡”及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加大了全县的科普宣传力度,全年印发技术资料37.8万份。在元旦、春节期间,组织计划生育、宣传、卫生、妇联等部门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利用街天,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去年围绕防治禽流感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科普宣传活动,出动科技人员241人,在县城及乡镇全方位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种技术资料28种、2.1万份,播放科教片11部,制作展板62块,科普宣传专栏5块,极大地推动了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

  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开展行政专利执法活动

  施甸县科技局把知识产权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注重《专利法》、《云南省专利保护条例》的宣传工作,认真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组织公安、工商、质监、文化等执法部门,在全县主要街道摆摊设点,广泛宣传知识产权保护和专利基本知识、商标法、违法音像制品鉴别方法等知识,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宣传群众达10000多人次,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开展部门联动实施专利执法,县知识产权局联合各执法部门,开展文化市场整顿,对县城音像制品销售网点进行全面检查,共收缴非法盗版影碟246张,收缴淫秽打火机5个。通过严厉打击制假售假和侵权行为,给当地群众和非法业主上了生动的一课。

  坚持科技工作目标考核,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施甸县科技局把认真抓好县、乡(镇)党政一把手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作为抓好科技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县委、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安排科技三项费和科普经费,制定完善了科技工作制度。年初,县委、政府与全县15个乡(镇)主要领导签定了科技目标责任书,实行十大指标综合考核,年终,经县科技领导小组考评验收,有5个乡(镇)达优秀,十个乡(镇)达良好,使全县上下形成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良好氛围。

  坚持依靠科技发展产业,抓好各项产业的科技措施推广。2004年,施甸县推广杂交包谷良种14.3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88%,推广水稻良种8.5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推广包谷育苗移栽1.8万亩。办各种样板6.1万亩,其中:烤烟样板1.3万亩,甘蔗吨糖田样板1.59万亩。推广地膜覆盖面积10万亩,其中:包谷地膜1.5万亩,烤烟地膜7.32万亩,推广烤烟漂浮育苗7.32万亩,占100%。通过各项科技措施的推广,全县甘蔗总产达30.3万吨,烤烟总产达13.5万担,促进了新老产业的协调发展,提高了各项产业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科技成果初见成效,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

  2004年,施甸县又有4项科技成果、15人获保山市种子公司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杂交玉米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获二等奖,施甸县茶叶蚕桑工作站完成的“万亩蚕桑产业化发展”、施甸县水利电力局完成的“太平引水隧洞排水及通风设计与应用”、施甸县人民医院完成的“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及转子间粉碎型骨折首例报告”分别获三等奖。

  总结“十五”科技工作,编制“十一五”科技规划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认真总结好“十五”科技工作的主要成绩、基本经验和不足,是搞好“十一五”科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十五”期间,施甸县的科技工作取得了八个方面的成就和经验:一是县委、政府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二是科技队伍得到充实壮大;三是科普网络建设逐步完善;四是农业科技有了新的突破;五是工业科技得到支撑;六是科普宣传广泛深入;七是科技成果取得成效;八是教育卫生科技蓬勃发展。

  目前,施甸县科技局已经完成“十一五”科技规划编制工作,该县“十一五”科技规划由“十五”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发展的条件与制约因素、“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主要发展目标、工作重点与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五个方面构成。

  施甸县的科技工作“十五”迈出新步伐,“十一五”必将再谱新篇。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