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云南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06 浏览量:31
科技进山入户 铺就致富之路
河口县科技局在开展科技工作中有一条深刻的认识,那就是提高各族干部群众的科技素质和应用科技实用技术的能力,才能有效地将科教兴县的战略落实到实处。
近几年来,河口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通过全县农科部门及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各乡(镇)大力开展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全县的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服务。2004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8期,培训群众2236人次。在全县开展杂交水稻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丰产栽培等粮食作物的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群众421人次;开展香蕉、菠萝、荔枝等热带水果丰产栽培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7期,培训363人次。开展八角、竹子、肉桂等经济作物栽培技术培训,共举办培训班3期,培训167人次。为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开展了猪、鸡、羊等养殖及常见病防治培训,共举办培训班9期,培训709人次;开展沼气的安全使用及管理、各种蔬菜栽培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476人次;开展橡胶栽培技术培训2期100人次。
河口县科技局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突出超前性,这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针对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农村的薄弱环节,开展科技培训,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高生产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广大群众掌握了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意识得到提高,传统的生产观念得到改变,先进实用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得到推广运用,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得到充分体现,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科学技术一旦被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接受,立即发挥积极的作用,效果也十分明显。瑶山乡牛塘村一科技示范户仅养羊一项收入就达1万多元。2004年全县粮食杂交水稻推广17088亩;杂交包谷9004亩;优势香蕉组培苗推广率达95%;蔬菜种植1519亩;优质番石榴150亩;热带花卉种植500亩。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收入明显增长。
加强科技管理 措施落到实处
河口县科技局认真贯彻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认真实施省列科技项目,并加强对项目管理,力求发挥积极的作用。在2004~2005年的项目实施中,按照“边建设、边示范、边推广”的运作方式逐步推进,通过技术示范、科技成果宣传展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开展技术服务等形式,辐射带动周边地区2500户群众参与,推广区面积4000亩,年总产值3000万元。榜样的力量十分明显,近年来,县内外以及越南不断有各类人员前来园区观光考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示范园区成为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
——开展热带花卉苗木种植示范。示范园区以河口绿叶科技公司、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盘龙绿化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利用河口热区自然条件,发挥企业技术和市场优势,开展红掌、散尾葵、绿萝、鸭脚木、也门铁、富贵树等热带花卉苗木的种植示范,产品销往昆明、北京等地市场,并为群众提供苗木20多万棵,带动周边地区和群众积极参与热带花卉种植,现已在南溪、农校等地推广种植绿化苗木50亩。
——开展以优质香蕉和番木瓜为主的热带水果种植技术示范。通过加强香蕉标准化技术栽培与管理,以及香蕉保水剂的应用,不断提高了香蕉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平均亩产在2500公斤,产值3000元以上,年内还为河口、金平、元阳、个旧等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优质组培苗80余万株。继续引进苏萝、香妃、蜜红、日升、台农、穗中红等国内外番木瓜优良品种,试验示范种植面积200亩,开展品种筛选、栽培技术规范、新品系选育、产品加工,以及环斑花叶病防治、两性果率等的技术研究,产品在昆明、广东等地市场供不应求。今年开展在莲花滩乡推广种植示范250亩。
——围绕冬季农业开发,开展冬早蔬菜设施栽培技术示范。通过充分发挥园区技术优势,积极开展优质瓜果蔬菜设施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系统、无土基质栽培等技术示范,产品供应河口和越南市场。其中,西红柿无土栽培示范、平均亩产4500公斤,亩产值达9000元;优质苦瓜栽培示范,平均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达6400元;冬瓜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亩产8000公斤,亩产值达9600元;西葫芦高产栽培示范,平均亩产12000公斤,亩产值达10000元,起到了科技示范作用,为冬季农业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另外还引进了特种瓜类砍瓜和老鼠瓜的栽培试验,并获得了成功。
同时,热带水产养殖已建成标准化养殖池面积30亩,引进美国回鱼、淡水虾、雄性罗非鱼等进行养殖示范,产品已在河口当地市场销售。
今年,河口县在继续抓好河口红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工作中,进一步强调了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总体思路,围绕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农村技术需求为重点,着力培植与壮大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一项又一项与农村新兴产业培植的项目也已立项和开展实施。
狠抓科普宣传 提高全民科技素养
多年以来,河口县科技局始终把科普工作,科技宣传工作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科技活动周”作为开展科技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科技素养的重点来抓,各族干部群众科技意识明显提高,营造了科教兴县的良好氛围。
2004年,河口县科技局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由局领导带队,会同宣传部、科协、卫生局、文化局等部门,利用农村群众赶集日,分别到瑶山、桥头、莲花滩、老范寨等乡镇开展科技宣传活动,共展出展板45块,发放各类科技宣传资料5380份,开展科技咨询服务1800多人次,放映科教影片6场,普及了科技知识,活跃了农村的科技文化生活。
今年,县科技局积极响应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合13个部门的“三下乡”活动,抽出得力人员,在河口县四乡两镇开展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利用各乡镇赶集日,在人群集中地段摆设咨询台,为过往群众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发放各种宣传资料6000份,放映科教电影12场。活动中,索要宣传资料的群众络绎不绝,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求知欲望。
河口县科技局在开展“科技活动周”中,注重结合实际,强调效果。2004年,县科技局按照“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的活动主题,在城区街心花园开展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实用技术书刊、画册等2500份,参与群众4000多人次,还分别在《河口报》办专刊两期和电视台播放“科技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等标语广告。同时,各乡镇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了科技培训、咨询服务、科教影片放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2005年的“科技活动周”期间,在城区街心花园开展以预防爱滋病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700份,展出宣传展板4块,宣传条幅1条,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30余人次;各乡镇突出以科技服务“三农”为主题,利用街天赶集日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咨询活动,向农民群众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5068份,科技书刊47本,计划生育药品670盒,展出科普宣传挂图17幅,为群众开展咨询服务达500人次。
在开展科普宣传中,河口县科技局还安排专项经费与电影公司合作,利用农村各电影放映队开展农业科技影片放映,内容涉及无籽西瓜栽培、暖棚养畜、化学锄草、生态农业等16个方面的内容,全年共放映科教影片179场,观众达43950人次,受到农民群众欢迎。今年又在全县6个乡镇92个村放映科教影片184场,受益群众34500人次。瑶山的各族群众高兴地说,科技电影进山寨,党的温暖照民心,农科知识送进山,我们要做科技明白人。
河口县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虽然起步晚,但一开始开展这项工作就达到相当的规模。2004年4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按照省、州的部署,全局干部职工在城区中心地段集中开展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印刷专利保护宣传资料,向过往群众、音像制品店、商场发放3200份,主动、热情、耐心地向前来咨询的群众讲解有关知识产权的申报、管理、保护等知识。通过宣传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群众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侵犯所应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今年,河口县保护知识产权宣传活动推向了新的高度,科技局牵头联合海关、工商、质监等部门开展以“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共发放“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条例”2500份,“知识产权保护条例”1700份,前来咨询的商家及群众130人次。
此外,河口县科技局为了加大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指导乡镇科技工作,专门安排人员编印了《河口科技信息》。这项工作坚持多年并收到积极的效果。
转变工作职能 坚持科技常在乡
河口县科技局转变扶贫方式,一改以往的救济式扶贫为开发式扶贫,扶持群众走依靠科技脱贫的新路子,加强了科技培训,让农民群众具有一技之长,掌握脱贫的本领,开创了扶贫工作的新局面。
2003年,河口县科技局开展科技扶贫,积极促进当地公路建设。在推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04年结合省列“民族贫困地区优质八角种植示范”项目的实施,在桥头老江山举办9期优质八角丰产栽培技术及老八角改造技术培训,培训人员513人次,印发科技资料750份,改造老八角林470亩,带动老汪山新增八角种植面积83722株,面积1860亩,总面积达5000亩,实现鲜芭蕉总产量32.5吨,销售总收入48.8万元,户均收入1060元,比上年增收320元。从科技三项费中安排26600元,分别在瑶山乡、老范寨乡、莲花滩乡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项目示范,改善乡村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今年,河口县科技局实施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来做,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取得明显的进展。
河口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已得到省科技厅列项,项目期一年,省科技厅支持经费30万元。项目重点围绕河口县地方特色产业香蕉、菠萝、八角种植发展的科技需求,以提高农户依靠科技促进致富的长效机制为宗旨,以农户为直接对象,以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为内容,采取科技培训、农业新技术成果试验示范,科学技术普及等重要方式,推动实现科技常下乡、科技长在乡。
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增强综合科技实力
河口县科技局实施的科技交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2005年上半年通过科技局的积极努力,促成了该县南溪绿民食品厂与中国农大初步达成“香蕉资源加工与利用”技术研发的合作意向;开展了配合州科技局与中国农大合作开发菠萝酒(白兰地)试验的前期工作,与云南省林科院合作开展八角栽培技术培训;与云南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实施“河口红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不仅这样,还积极加强中越双方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做好“中越合作(老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的各项前期工作,与越南老街省科技厅鉴订合作协议,并积极向省科技厅申报。项目为在越南老街省坝洒县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树立典范,为中越双边全方位的科技合作与交流搭建平台,为中方科技人员与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一个实际操作的舞台。
河口与越南老街省山水相连,国境线长达192公里,国际科技合作前景广阔。1998年,河口县政府与老街省政府经过充分协商,决定实施“中越合作推广万亩菠萝高产稳产技术示范项目”。这个项目中方提供种苗、技术,并由红河格林食品有限公司负责回收菠萝鲜果进行加工,越方负责土地、劳力以及其它投资,项目得到省科技厅立项支持。在越南老街市同选乡、白翔乡建立300亩菠萝稳产高产综合技术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努力,完成合同任务100%;以300亩示范基地为样板,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8期,共560人次。在越南老街市同选乡、白翔乡推广菠萝种植面积12000亩,完成合同任务达100%;通过合理规划细分土地,种苗选择,合理密植,内外侧更新定植,合理施肥,反季催花壮果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菠萝单产由600公斤/亩提高到1500公斤/亩以上,项目期总产量达28000吨,总产值1680万元,利税560万元,完成合同任务的100%。项目实施为越南老街省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得到了越南国务院一位副总理的高度评价。
悠悠红河水源远流长,巍巍瑶山万古长青。河口县科技事业的发展,取得瞩目科技成就,是坚持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树立了以人为本观念,形成了以人为本的机制,营造了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强化了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增加了科技投入,搭建了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平台的结果,它为实施“十一五”科技事业发展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展示出科技事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