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逃逸舱:更安全
信息来源:科技新时代
发布日期:2012-04-09
浏览量:37
美国新一代载人航天飞船将搭载最新设计的逃逸舱,能够在几秒钟内将航天员送到1.5千米外的安全地带??。
最早在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将用“战神1号”运载火箭及其搭载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取代现有的航天飞机。“猎户座”飞船的乘员舱内部空间足有“阿波罗”时代的两倍半大,它能将6名航天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或者将最多4名航天员送往月球。如果火箭在升空后发生意外,那么在9万米高度以内,安装在火箭顶端的“发射中止系统(LAS)”可以帮助航天员脱离险境。
1.分离逃逸
第一步:安装在运载火箭顶部的逃逸火箭点火,以1700千牛的强大推力将乘员舱向上发射出去并与运载火箭分离,在3秒钟之内,其速度就能达到700千米/小时。钛制的喷气管道会强迫火箭发动机排出的炽热燃气在管道中转向155度,然后从位于发动机顶部的喷嘴射出,其喷射角度恰好可以避免火焰直接喷射到乘员舱上。此外,乘员舱外部的玻璃纤维外壳也能为其提供进一步的保护。
2.姿态控制 逃逸火箭燃料耗尽之后,包括逃逸塔及乘员舱在内的整个LAS系统便会开始下降,此时姿态控制火箭启动。姿态控制火箭的一系列小型喷口就环绕在逃逸塔锥体的四周,它们会根据自动飞行计算机的指令调整乘员舱的方向并尽量使其保持稳定。姿态控制火箭可以使LAS系统在任何方向上转体,以使其始终保持垂直稳定,以便为下一个步骤做好准备。
3.安全着陆
在LAS系统调整到合适姿态并保持稳定约5秒钟之后,第三台发动机点火,将已经完成任务的逃逸组件从乘员舱上抛离—同时用爆炸螺栓确保两个部分顺利分离。乘员舱上的降落伞分3步打开,让其低速降落。最理想的降落地点是海面,如果降落到坚硬的陆地上,那么乘员舱自身会发生形变,以吸收掉撞击的部分能量,同时航天员的减震座椅也能进一步确保他们的安全。整个过程有惊无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