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东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12 浏览量:17
记者昨日(9日)从南海区政研室获悉,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市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下放目录正在制定当中,并将提交给佛山市政府。此次市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实行分批下放,首先下放的将是经济建设、国土规划等经济类管理权限。
今后,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南海高新区管委会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机制,且与狮山镇进行高度融合,狮山镇将不再设置经促局、规划局等职能部门。南海区政研室有关人士透露,“园镇如何高度融合”很快会被提上日程。
一级财政给予良好财政支持
在今年1月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被正式赋予市级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后,如何“授权”,成为备受业内人士关注的新话题。
“毫无疑问,将来市级经济、行政管理权限下放到园区后,园区便有了更大的决策空间。企业进行项目申报等,不需再由镇街上报到区、市两级政府去审批,而是能直接高效地在园区内办成事。”南海区政研室有关人员表示,第一批下放到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将是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这还需要相关市直部门的配合。
拥有“一级财政”的财务管理体制,则被业内人士评价为“佛山高新区冲刺国家级高新区的另一重要保障”。南海区区长助理、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梁新文认为,一级财政管理赋予了高新区良好的财政支持,让核心园区内的重大项目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资金保障。同时,在一级财政权限的支持下,核心园区在项目推进方面将会有宏观、系统的规划,“考虑更为长远”。
消息人士透露,在财政方面,目前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主要依赖于狮山镇和罗村街道,园区综合税收、土地出让金、市级专项补助等能否成为未来核心园区的财政来源,尚不明晰。
园镇高度融合不能有“两张皮”
佛山高新区作为市政府的正处级派出机构,委托南海区人民政府管理,下设办公室(加挂外联统筹局)、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国土规划局、投资促进局、城市建设局、财政局等6个正科级机构。
“由于职能相同,今后,狮山镇经促局、财政局、规划局等部门,将与佛山高新区管委会6大内设机构并在一起,实现高度融合,不能出现‘两张皮’,而狮山镇社会管理、民生等部门将继续存在。”梁新文说。南海区政研室上述人士告诉记者,未来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主要管理园区经济建设、产业培育、城市规划等,狮山镇政府则主要负责社会事务管理,错位分工。
记者观察发现,目前拟任佛山高新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的南海区区长助理、南海区经济促进局常务副局长梁新文和狮山镇党委书记王雪,前者拥有多年的区镇两级工作经验,并在南海经促局、科技局等部门工作过11年,熟稔经济工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后者在刚结束不久的佛山市12个市直单位处级领导干部岗位竞聘中脱颖而出,在当时的5分钟脱稿述职中他曾表示,自己在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和招商引资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熟悉区域人文、环境等,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岗位。
同时,在刚刚走马上任的佛山高新区6大内设机构的正职人员中,办公室主任李毅佳、经济发展和科技局局长全洪、财政局局长吴淑仪此前在区级部门工作,而国土规划局局长招思源、投资促进局局长李兴强、城市建设局局长邵振才则来自狮山镇,乃城市规划、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实力干将”。
业内分析认为,此番佛山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干部的人事安排,正好有利于推动“园镇融合”,“王雪以及狮山镇规划局、经促局等职能部门负责人进入管委会,是推进园区融合的重要保障;由于未来高新区管委会也负责狮山镇经济事务,此种人事安排可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
引领先进制造业发展
“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除了自身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外,它还承担着集聚人才和创新资源,带动和引领佛山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角色。”梁新文表示,这里或将建成为佛山的科技产业新城。
据悉,佛山高新区和南海高新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运作机制,且佛山高新区管委会官员为“清一色南海官员”,都体现了佛山高新区管委会目前最主要的职能,即管理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的产业发展、城市规划等,“主抓核心园区”,对其他各区则主要发挥其统筹协调作用。
“今后,佛山高新区核心园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佛山制造业的强势优势,借助已有资源,打造出新的产业链平台。”梁新文说,以大沥的生物医药产业为例,经过两年多的推动,目前该产业拥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医药检测机构、新药开发外包平台、博士后工作站等,现已到了各项目落地阶段,为新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平台。未来,核心园区要在光电显示、高端装备制造、环保产业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发力。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