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17 浏览量:26
近年来。惠山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数字电视、感知交通、风电和电力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创新型经济成为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
截至2011年底,全区5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产值188.9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3%;工业增加值48.4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14.4%,出口创汇3.1亿美元;实现利税28.8亿元;去年,全年专利申请量达660件,占全区专利申请量的10.5%,其中发明专利285件;当年授权发明专利数137件,占全区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61.2%。
惠山区是我国乡镇工业重要的发源地之一。然而,几年前,尽管这里企业集聚,经济总量也不低,但是,传统产业比重过大、科技人才缺乏、企业创新能力薄弱、高新技术项目偏少,严重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如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发展的瓶颈?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针对科技创新上存在的这些问题,结合本区实际,紧紧围绕产业提升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切实转变工作思路,在出台一系列鼓励企业加快实施科技创新政策的同时,深入持久地组织开展‘科企零距离’服务,全力服务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加快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出创新发展新优势。
为企业做好政策性服务。重点是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做好全方位的政策性服务。根据党和国家出台的新的科技政策,结合本区实际,及时出台新的有利于企业科技进步的政策;并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产业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重点产业发展信息,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供指导服务;同时积极主动地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国家、省、市、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奖励政策,帮助企业化减技术创新风险。
为企业做好科研和应用服务。在全区范围内积极开展“科企零距离”活动,“一对一”帮扶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以争取省市科技计划项目为载体,集聚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促进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上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为企业的科研项目做好选题、市场调研、项目评估、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为企业对外协作服务。重点是为企业科技合作做好牵线搭桥工作。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强强联合,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抢占产业和技术发展制高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政产学研联盟,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培养人才、合作研究、成果转让、信息与仪器设备共享等多种形式的合作。
为企业的知识产权服务。实施知识产权立区战略,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强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保护。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创造、申报和保护做好服务;为企业知识产权的纠纷做好调解、仲裁等处置服务。从而促进科技型企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用国家首批“千人计划”海归高层次人才、无锡中德美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卫国的话来说,“我是先后考察北京、上海、广州、苏州等城市,经过细致比较,最终选择到无锡惠山区发展创业的。在这里,有一批像我这样的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龙头’企业。”
几年来,中德美联从成立之初,区科技局就帮助办理工商登记、免费提供办公科研场所、落实扶持资金……提供了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如今,郑卫国带领自己的创业团队,根据国内市场需求,以核酸检测平台为主,已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核酸检测试剂产品,广泛应用于法医、临床医学、环保等领域。至今,公司拥有了3项发明专利。其中,在国内第一个成功研制出DNA检测试剂盒,找到了揭示生命本源的“金钥匙”,并通过了国家鉴定,现在,已进入产业化生产。
无锡华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同样是一家在区科技局重点扶持下快速发展起来的创新型企业。
2010年5月,公司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后,决定投入资金启动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区科技局领导了解后,立即带领相关科室人员,主动上门听取需求。
当了解到企业自身缺乏对这个项目的技术消化吸收能力的难题后,科技局从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专家库中,选择了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东北大学等高校院所,作为这个项目的技术指导,并组织专家帮助企业从硅钢的研发到实施产业化过程中一系列难题的攻关等。
去年6月,公司终于研发成功高磁感取向硅钢,通过了省级新产品鉴定,其产品技术性能超过了国标要求,成为国内第四家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企业。这个项目投产仅4个月,就实现销售1亿元、创利税2100万元。目前,公司二期项目建设已基本竣工,即将投产。今年,预计将实现销售3亿元、创利税6000万元。
类似这样经科技局一手扶持起来的创新型企业,在全区有着一大批。这个企业群体里,不少已成为行业中的“领头羊”。
今年,惠山区提出了加快构建创新产出、打造科技人才、抢占新兴产业‘三大高地’的目标。为此,我们将通过深化科技服务,推动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促进高层次人才与高新技术企业‘双高集聚’,着力推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引导全区产业向‘高、端、链’方向发展。特别是努力实现光伏、工业设计、生物医药‘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来源:惠山区科技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