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辽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19 浏览量:28
沈阳日报讯(记者李海英)“玉米秸秆能打铁!”这在沈阳成为了现实。4月16日,记者和全市环保系统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相关人士、锻造企业负责人一同见证了这一奇迹。
这项被中国锻造协会专家称之为“世界奇迹”的生物质燃料成型与应用于锻造行业的技术是沈阳一公司开发的。这家公司生产的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就是将农作物秸秆、蒿草、禽类粪便、稻壳、花生壳、玉米芯等放入机器中,经过粉碎等,变成生物质燃料,现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以往,生物质燃料只能在发电、取暖等行业作为“劣质煤”使用,与传统石化燃料相比,性价比差。该公司通过对生物质燃料粒度、密度、水分、配方的调整,对工业反射炉、汽化炉结构做微量改进,研制出的这种成型机在沈阳两家锻造企业进行了试验,成功替代了“煤制气”,满足了锻造工艺加热要求,让生物质能替代了气化水洗煤、气化块煤,变“劣质煤”为“优质煤”。
市环保部门相关负责人说,与煤炭相比,生物质燃料含硫量、含氮量低,污染物排放量小,单位质量生物质燃料的二氧化硫排放量相当于燃煤的1/8左右,氮氧化物排放量相当于燃煤的1/3左右。
沈阳市现有锻造炉窑300多座,多以煤炭为燃料,年耗煤量80余万吨。改用生物质燃料后,每年可少排放到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9000余吨,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1900余吨,减排效益显著。当天,市环保部门正式在全市锻造企业推广这种生物质成型燃料。
(责任编辑:张卫东)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