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广西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4-25 浏览量:27
——“如何帮助企业提升发明创造能力”专家访谈
作为2012年广西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4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局李昌华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委科技处左孔天副处长应邀做客广西科技信息网,围绕“如何帮助企业提升发明创造能力”这一主题,重点分析广西如何制订和落实措施,为企业提升专利发明创造能力优化环境,促进广西主要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出台“非常”措施 促进全民发明创造
主持人: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区开展全民发明创造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广西发明专利倍增计划》(以下简称《倍增计划》),这些“非常”的措施,有什么创新点?
李昌华:我国首次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人均3.3件纳入“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自治区政府在指定“十二五”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同时提出了广西的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平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要达到3件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跨度是比较大的,广西2010年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是0.29件,要实现3件的目标,要翻十倍之多,要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必须采取一些非常的措施、非常的办法。
基于这种情况,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在《决定》和《倍增计划》。出台这些政策和措施,我有三个方面的体会:第一,表明政府对我区追赶跨越完成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3件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动员面广、范围大;三是综合配套计划、政策措施出台的密度和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非常措施”的创新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整个《决定》和《倍增计划》强化了科技创新活动的专利导向,在《决定》和《倍增计划》里面重点实施八项任务。这八项任务里面,首要的一条就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知识产权导向,把3件的目标任务纳入广西的创新计划。 还将发明专利产出作为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特别是千亿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研发立项的条件和验收的指标,通过这样来加大我们整个产出力度。
第二个亮点是实施发明专利的倍增计划,通过实施倍增计划来实现我们人均3件目标,为这个打下基础,倍增计划简称为“三工程、两行动”,“三个工程”:一是科技项目的倍增工程;二是创新平台发明专利的倍增工程;三是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倍增工程。“两个行动”:一是全民参与发明创造大行动;二是创新成果专利化引导行动,通过发明专利的倍增,为我区每万人口拥有发明专利拥有量3件目标打下坚定的基础。
广西制糖企业应发挥出发明创造主体作用 提升产业竞争力
主持人:广西是国家最大的产糖区,也是世界主要产糖区之一,广西的制糖产业发明创造能力状况如何?
李昌华:广西是产糖的大省(区),但不是强省(区)。广西的糖业在专利的产出比较少,授权率比较低,维持的时间也比较短,甚至也没有在国际专利上申请,而国外的一些企业在制糖领域的专利申请却占了我们国家里面相当一部分,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国家公开制糖的专利一共有1668项,发明专利有1234件,其中国内申请的有1238项,国外在我们国家申请的有340项占20.4%。广西申请的制糖专利只有257件,在全国排在第一位,领先第二位的山东91件,广西获得的专利授权是81件,排在全国第一位。从专利的数据来看广西是第一位,但至今没有申请国际专利,而从专利申请结构的主体来看,主要是个人和高校为主,个人和高校专利的申请占了65%,企业占22.5%,我们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我们的产业竞争力也体现在企业创新上,但是从制糖业专利申请来看,企业的发明创造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要提高广西蔗糖产业的竞争力,首先要从整个产业链找出薄弱和关键环节。比如加强自身研发,生产出更好的品种;在加工方面,尤其是深加工方面的产业链还比较短,要针对薄弱环节来布局科技和科研力量,形成整个产业的创新链,把创新成果变成专利;提高企业整个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整个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广西汽车产业需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主持人:汽车产业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千亿元产业之一,目前我区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状况存在哪些问题?
左孔天:汽车产业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发展得比较快,特别是微车在全国的产量是排名第一的,占了全国产量的46%以上,将近半壁江山。目前进行中型轿车生产,专用车、特种车的门类也比较齐全,汽车零部件的发展也比较快。但是在专利方面,我区汽车产业从整体来说也是参差不齐,对一些实力雄厚整车厂商来说,他们非常重视,如上汽通用五菱,在创新的投入方面都非常多,包括在产学研方面投入了非常多的财力、物力、精力,是较有成效的。从上汽通用五菱来说,跟很多国外重点大学建立了非常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大批大学的教授、学者包括研究单位的工作者都长期在企业从事研究工作,为我们的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专利方面的工作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外一方面,广西产业链上的一些小企业,或者是零部件企业投入不足,在知识产权方面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带来很多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不足。这是广西汽车产业下一步需要重点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