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遗传发育所等在脂类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遗传发育所等在脂类代谢调控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4-28    浏览量:27

  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形式,保持人体内的脂类代谢平衡十分重要。脂类代谢紊乱会导致高血脂、胰岛素抗性、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在细胞中,脂类主要是以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等中性脂的形式储存在于脂滴(lipid droplet)中。PAT家族蛋白是一类高度保守且特异性定位于脂滴表面的蛋白。前人的工作发现,PAT家族蛋白参与脂解的调控。但是,体内PAT家族蛋白成员之间是如何分工协调脂解仍然不太清楚。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实验室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了果蝇中仅有的两个PAT家族蛋白Plin1和Plin2对脂解既有相同,又有相反的调控功能。通过对Plin1和Plin2突变体和过表达株系脂肪细胞的表型分析发现,Plin1促进了脂解,而Plin2抑制了脂解。进一步研究发现,Plin1对于脂酶HSL从细胞质定位到脂滴表面是必须的。在Plin1和Plin2双突变体脂肪细胞中,脂滴大小和脂类含量要明显低于Plin1和Plin2的单突变体,说明Plin1还具有抑制脂解的功能。研究同时还发现,Plin1特有的C端区域决定了其与Plin2之间功能的不同。

  该研究揭示了果蝇PAT家族蛋白在脂解中的复杂功能,为后续解析PAT家族蛋白在进化上的功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关研究论文于4月14日在线发表于Journal of Cell Science杂志上。黄勋实验室的博士生毕俊峰和项延会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研究与德国马普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Ronald P. Kühnlein实验室合作完成,得到了中科院、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