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通州“四个强化”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通州“四个强化”加快推进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

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07    浏览量:7

  今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特别强调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通州区委、区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学习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照“面向需求、发挥优势、展现特色、形成规模、引领示范、支撑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着力提升农业设施、农业组织和农业科技的水平,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工程,为通州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奠定扎实基础。主要突出“四个强化”:

  一、强化创新驱动。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重点在种养设施生产技术、农业生物应用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等方面有新突破。全面建设有先进服务手段、有优良专业人员、有规模示范基地、有严格责任制、有稳定财政保障的“五有”镇农技综合服务中心,增强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加快农村科技新成果转化应用。二是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创新。围绕农业项目建设,采取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快土地向种养大户、规模基地、农业园区集中。三是创新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现代农业开发。大胆探索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农村小微型金融组织,鼓励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二、强化产业转型。现代农业的标志在于规模化、高效化和品牌化,通州紧紧围绕“三化”,加速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态。一是规模化。以“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为抓手,以规模化生产基地和规模养殖区为重点,引导大宗农产品生产向主产区集中,特色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约发展,加快建成一批规模大、品牌响、效益高的区域特色板块。二是高效化。以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功能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创新农业经营业态。三是品牌化。强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鼓励“三品”认证,争创名牌名标。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创品牌的主体,做强提升现有品牌,培育壮大新兴品牌。

  三、强化主体培育。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围绕提升壮大产业,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探索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模式,形成一批农业产业链项目。二是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鼓励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农民经纪人联手对接,探索多渠道、多区域、多层次联合与合作。引导同类合作社打破地域界限成立联合社,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对农民的带动能力。三是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民。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型产业,培养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从事农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职业农民。

  四、强化载体支撑。一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在建成景瑞现代农业科技园的基础上,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农业发展新模式,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加快形成以现代农业科技园为骨干、优势特色农产品为基础的通州现代农业新格局。二是加快推进涉农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步伐。积极宣传科技帮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主动与高校院所专家对接,共建研发机构,共同研究开发新品种、新技术,积极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培育和产品开发服务,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规划建设。围绕省“六有”标准,加紧规划,加快启动。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引进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加工区。四是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区有骨干农产品市场、镇有特色批发市场、村有农产品购销经营部、组有农产品经纪人的农产品市场新体系。大力推行农超对接、市场与产地挂钩的现代营销模式,探索构建农产品营销网,积极推进农产品网络直销。

  来源:通州市科技局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