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寒旱所青藏高原冰川雪坑中离子浓度的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取得进展

寒旱所青藏高原冰川雪坑中离子浓度的区域特征及来源分析研究取得进展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07    浏览量:10

  雪冰是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储存库,是气候环境变化的指示器,是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信息源,雪冰化学研究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雪冰中的阴、阳离子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的可靠指标,因此,研究阴、阳离子的来源、传输机制及其在雪冰中的次生变化机制等问题不仅可以恢复气候与环境的演变,更重要的是能够提供地理圈层之间相互作用的新证据,特别是对物质在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冰冻圈和人文圈之间的迁移和转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雪冰现代过程研究是重建冰芯古气候环境记录的基础,雪坑化学特征研究是雪冰现代过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受亚洲季风和中亚干旱半干旱气候影响,其南部与北部的气候及环境条件截然不同,南部为海洋性气候的温湿环境,北部则是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导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通过对青藏高原古仁河口冰川、小冬克玛底冰川和玉珠峰冰川中的离子浓度特征进行研究,并使用离子色谱对这3条冰川雪坑中的样品进行分析发现:Ca2+、Mg2+、Na+、Cl-和SO4-2的浓度从古仁河口冰川、小冬克玛底冰川到玉珠峰冰川依次升高,即从高原南部到北部依次升高。反映了从青藏高原南部到北部陆源物质成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特征。玉珠峰冰川中Cl-、Na+和SO4-2浓度比古仁河口冰川和小冬克玛底冰川高,可能是由于玉珠峰冰川北侧柴达木盆地盐湖的蒸发及盐类矿物风化的结果。NO3-、K+和NH4+的来源比较复杂,对环境的指示意义不够显著。

  该项研究对揭示中低纬度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开展雪冰地球化学参量反演的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9305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2010CB951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023,40871038)、西部博士资助项目(290928601)、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6FY1102007)共同资助;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

  原文链接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