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重庆创新能力调查 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文章

重庆创新能力调查 做好“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文章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    发布日期:2012-05-08    浏览量:7

  “面向海内外招聘28名特聘教授、专家,获聘‘两江学者’每年将获得不低于60万元的科研经费,并配备科研助手和专车。”

  4月1日,在重庆日报刊登的《重庆市诚聘第二期“两江学者”特聘教授、专家公告》,吸引了在江苏一家大型汽车研发机构工作的徐先生的关注。

  人才培养和引进是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两江学者”招聘计划、千名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等揽才措施,与本土人才培育相结合,探索解决构建创新型城市人才缺乏的有效途径。

  尊重个性发展 激发创新思维

  中小学生是日后成为创新主体的重要储备力量。

  如何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老师们发现,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江北科技实验小学是我市一所普通小学,但设在学校内的江北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却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工作室主任朱茂林告诉记者,经过老师的指导,同学们不仅在科技活动室里能捣腾出一堆小发明,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成了善于发现的有心人。

  一名三年级学生担心外婆半夜起来上卫生间看不清楚,设计了一双可开关的“发光鞋”;一名女同学从报纸上看到高空坠物伤人事故常有发生,发明了可由传感器控制张开防护网的高空坠物防护装置。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曾指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呼吁,要解放孩子的手、口、脚、脑,把他们从条条框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样,蕴藏在孩子身上的巨大创造潜能就会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市教科院副院长李常明表示,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好试、爱好模仿、富有想象、热情活泼,最易接受新鲜事物。

  他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精神,老师不能总是按照一个模式进行教学。其次,无论是大中小学,均可酌情开设一系列专门的创新课程,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面向海内外广揽人才

  如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演变为人才竞争,特别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

  去年落户我市的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在落户之前首先做的是面向海内外揽才,招聘信息工程、智能制造技术、环境工程以及“千人计划”、“百人计划”学者等方面专业人才。

  要引凤先筑巢。记者从市人事局了解到,从2007年开始,大渡口、南岸以及武隆、秀山等区县,相继设立50万—500万元不等的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专门用于人才引进、资助和奖励。

  2009年5月,市政府出台《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凡引进院士到重庆,将给予安家补助费200万元,提供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并配备国产轿车一辆。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市科委主任钟志华便是我市引进的高端人才。

  作为国内知名的车辆工程专家,去年2月钟志华初到重庆时,我市科技界人士便表示,他在国外从事学术研究的经历以及他在国内业界的影响,必将带动重庆汽车和模具等行业发展上新台阶。

  为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我市去年出台的《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长江上游技术创新中心的意见》(即“创新11条”)特别强调,到2015年,全市将引进100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10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点培养1000名科技企业家、1000名中青年创新型科技人才。

  构建鼓励创新的机制和社会环境

  为激励广大青少年勇攀科技高峰,我市从2006年开评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也是由市政府设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最高荣誉奖。

  迄今为止,全市已经有30余名在校中小学生获此殊荣。

  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科技创新大赛,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动手制作小发明、小创造。

  政府层面的引导十分重要。

  不少发达国家都有针对产业技术创新的专门奖项。如美国在1985年便设立了总统技术奖(国家技术创新奖),用于表彰在技术创新、商业化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小组和公司;印度政府从1987年设立“国家专项奖”,每年对在工业革新和技术开发方面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人员给予奖励。

  而我国尚未设立权威性、引导性都非常突出的产业技术创新大奖,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奖励政策导向。

  在这方面,我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探索。“创新11条”中,专门设立了重大技术创新奖和国际创新合作奖。

  该奖项提出,以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并带动重大产业,或占领产业前沿技术制高点为导向,对贡献突出的企业和个人予以重奖。

  “有什么样的政策工具,就会潜移默化地催化什么样的创新氛围,并演化为对科学传统和科学精神的挑战。”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兰香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人才的精神追求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道德宣传,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