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发挥科教优势 建设西部强省 科技助推 富民强省建设

发挥科教优势 建设西部强省 科技助推 富民强省建设

信息来源:陕西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08    浏览量:6

  4月19日,西安科技大市场召开成立一周年表彰大会,作为一个开放共享的专业科技服务平台,西安科技大市场正式“开门营业”仅一年,便已集结了200家加盟服务机构,达到了可为企业提供8大类74项专业服务,实现技术交易额99亿元,落实技术交易补贴2012万元,仪器共享补贴奖励500余万元,已成为我省统筹科技资源的一个样板。统筹科技资源是我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科技工作的主线。围绕建设西部强省和“科教强省”的目标任务,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据国家科技部发布的报告显示,2011年,陕西综合科技进步水平位列全国第七位,创新能力居全国第十二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5000亿元,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社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以上。

统筹科技资源取得实质进展

  2009年6月25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在关天地区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此后,我省以科技与金融大融合、打破资源分割壁垒、打通成果转化链条、聚集产学研各方资源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拉开了大幕。

  今年10月,省科技资源中心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云集五大平台和仪器设施共享等11个子系统的新型中心,力争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为立足陕西、辐射西北的科技资源共享的服务点、科技成果的展示点、技术产权的交易点、科技金融的结合点。与此同时,在西安沣东新城建设面积10平方公里的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重点吸引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研发创新平台,军工单位建立民品高科技研发和创业孵化基地,目前已有近百家研发平台入区建设。以大项目为牵引,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2011年我省组织的22个重大项目,财政投入3亿元,却撬动企业投入超过100亿元,吸引了产学研用近200家单位、2000名科技人员参与,实现了科技资源的有效统筹和作用发挥。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高点起步,亮点开局。这是对我省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创新能力的一个评价。4月24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11年陕西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上,省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介绍,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我省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2011年,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达13037件,首次名列西部第一,居于全国第八位。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万件,达32227件,同比增长40.4%,连续6年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全省发明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60.2%,比上年增速高21个百分点,比2011年全国平均增速高18个百分点,发明专利在总申请量中的占比达40.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2件,全国排名第八。

  去年,赵正永省长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田力普局长共同签署了陕西省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合作会商议定书,随后我省还出台了《陕西省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工作意见》,并创造性的率先开展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知识产权宝库”与“银行资金金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在破解我省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方面的作用初步显现。2011年,我省17家中小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与银行机构签订贷款协议2亿元,实际到账金额1.17亿元。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缓解我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开辟了新途径。

  省级科研经费的60%,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已逐步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把增加研发经费和建立研发机构作为对企业的刚性规定,大中型企业研发经费增幅必须高于年度销售收入增幅2个百分点以上。目前,我省75%的大中型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创新合作机制,建立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167家。截至去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突破13000家,产值超过2000亿元。

  五年来,我省共有15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其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8项。我省共成交技术合同成交额215.37亿元,排名西部第1。

科技支撑作用凸显 资源总量稳步增长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增长,为全省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西安、宝鸡、杨凌、渭南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步入发展快车道,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全省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省上市企业的主体。

  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创新使陕西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刚性下降的同时实现“八连丰”。先后培育出“西杂五号”小麦、陕单609玉米、秦油2号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新品种150个,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1000多项,建立了37个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基地,建成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34个。

  2011年,全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达到270亿元,居全国第10位。全省科研机构达到88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7个,省重点实验室86个。全省各类科技人员已达110多万人,每万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55人,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8人。在陕“两院”院士59人。高等院校78所,142个专业学科基本覆盖了所有的学科领域,其中国家级重点学科126个,位居全国第四。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以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为主线,到2015年,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2.6%;年专利申请量达5万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7000亿元;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300亿元。我省科技进步水平居西部之首、全国前列。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