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我国首创“自动化”造船装备解决世界造船业难题

我国首创“自动化”造船装备解决世界造船业难题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08    浏览量:7

  将一块厚厚的长方形钢板加工成“马鞍形”“帆板形”等特殊外形,从而打造出船舶的流线型外体。长期以来,这一造船工业的关键程序一直没能摆脱“手工作业”的方式,其效率、精度低下,已成为困扰世界造船业的难题。

  “这是真正的自主知识产权。”近日,国内船舶结构力学界的权威吴有生院士、机械工程专家段正澄院士等专家对一项我国造船业的自主创新产品表示肯定。这种被称为“SKWB-800型船舶三维数控弯板机”的设备,革命性地解决了世界造船业的一项难题,首次将“自动化”引入整个船体外板加工环节,使用专门的计算和控制软件自动进行船板成型加工,在抛弃了传统人工经验操作的同时,使整个造船效率提高了数倍。专家组认为,该机总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

  我国是造船大国,据统计,201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雄踞世界第一,但我国造船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落后10年左右。作为船体加工生产的关键工序,长期以来,船体外部类似“马鞍形”“帆板形”的三维曲面制造只能通过手控机械加工或者水火成形,前者依靠经验,后者容易改变钢板内部组织。

  2008年,山东硕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斥资2000多万元与武汉理工大学着手研发该项目,历时4年获得成功。公司董事长焦和桐告诉记者,外板加工属塑性变形,弯曲过程会产生回弹,也容易产生褶皱变形,自动化成型尤为困难。该设备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金属板件三维数控冷弯成套技术以及“快速逐步逼近弯曲成形法”“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重构法”等技术解决了上述问题。该技术装备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其他板材成型需要,大规格的产品正总装生产。本项目已经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包括一项涉及美国、日本、韩国、欧洲等的国际专利PCT。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