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科技成为国土整治再上台阶的利器

科技成为国土整治再上台阶的利器

信息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日期:2012-05-14    浏览量:6

  坚定不移谋创新

  从黑龙江的退化湿地,到贵州的石漠荒地;从福建的山麓盆地,到新疆的新垦农地……一项国家科技计划,带来了全面、先进的土地整治技术,遍及东西南北、丘陵平原。

  5月上旬,“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土地整理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的7个课题在北京全部通过验收,项目成效显著。

  日前举行的验收会上,科研人员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3年来的一些重要创新,这些创新正在全国同类地区推广——

  精确而高效的激光平地机,在山西、黑龙江等地示范应用,平整土地万亩,受到了当地农业大户的欢迎。

  脱硫副产物和微生物菌剂改良新疆兵团的盐碱土,沼渣、粉煤灰和微生物菌剂联合改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贫瘠土壤,都明显提升了耕地产能、提高了农民收入。

  科研人员在福建和辽宁示范的生态道路、生态沟渠等土地整治生态工程,不仅保持沟渠灌排顺畅、道路通行稳定耐久,而且还保护了生物繁衍栖息环境、改善了土地生产条件。

  远程无线监测技术,可以随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土壤盐分和土壤温度、灌排水等,大大方便了农田管理。

  专家们还为如何回填土壤提出了方案,解决土壤层次颠倒、土壤压实等造成土地生产力低下的问题。

  遥感影像和探地雷达的高精度监测,也成为各地土地整治的利器。

  ……

  课题验收会上,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等24家课题承担单位代表,以及科技部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参加讨论。

  七大课题分别针对东部基本农田优质精细型土地、中部粮食主产区增量经济型土地、西部生态脆弱区保质生态型土地,以及共性的若干技术领域。

  专家组在质询讨论后,高度评价了课题成效,认为项目成果丰富,一是研制了激光平地机、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耕地土壤质量远程在线监测系统等设备;二是提出了土地整治生态化设计、景观再造、加压滴灌节水与土壤改良等技术;三是形成一系列土地整治技术指南,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学术论文,培养技术人员约500名;四是推广应用广泛,示范区的土地生产力和农民收益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据介绍,“十一五”以来,项目在辽宁盘山、福建建阳、山西闻喜、黑龙江闫家岗、新疆兵团农六师、贵州荔波和关岭、吉林大安等地开展示范应用,不仅建设了生态道路、生态沟渠、防护林、截流沟等生态工程,通过生态设计和工程的实施为示范区动植物提供了更适宜的栖息地和生境;而且通过技术装备应用,土地平整精度较高、加压滴灌节水率明显提高,能满足精细农业灌溉要求;同时,通过专项技术研发,改良了西北盐碱土、喀斯特贫瘠土壤,技术应用后亩均产值大幅提升。

  “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之一。近期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目标越来越综合,很多方面亟须科技创新,应该说土地整治科技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主任吴海洋说。

  项目负责人、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范树印表示,项目将进一步集成技术,凝练成果,加大应用推广力度。(记者 高博)

  《科技日报》(2012-05-14 一版)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