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研究生院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证实中国冶金本土起源
研究生院利用同步辐射技术证实中国冶金本土起源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12-05-15
浏览量:7
王昌燧作报告
5月11日上午,中科院研究生院在玉泉路园区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由人文学院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王昌燧教授课题组近期发表的关于中国冶金本土起源的考古新发现。该成果于近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期刊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上。
发布会上,王昌燧向来宾介绍了关于中国冶金工艺本土起源研究成果的研究过程和意义。长期以来,西方学界的主流观点始终认为,我国的冶金工艺,甚至华夏文明皆源自西亚地区。王昌燧课题组利用我国最先进的同步辐射装置——上海光源,证明了陕西省姜寨遗址出土的黄铜系固态还原工艺制成,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炼合金,其年代略早于西亚或西南亚最早的人工冶炼合金——砷铜。这一结论有力地证明了我国冶金工艺是本土起源,并非来自西亚。该项研究成果还揭示了在红铜时代(尽管我国似乎没有红铜时代)与青铜时代之间,无论西亚还是中国,都存在一个混合矿直接冶炼合金的时期。
我国冶金工艺本土起源的论证,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两大文明体系的文化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非单向。王昌燧强调,同步辐射等大型科学装置的运用在本次研究中起了重要作用,将为考古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