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17 浏览量:5
近年来,淮安市科技平台注重“三个结合”,在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成效显著,受到了中共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同志的高度肯定。
截至2011年底,全市已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1个,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10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1个,市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60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0个,数量位居苏北前列。在平台布局和建设过程中,重点突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部署。
一、结合企业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根据企业规模和层次,分类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鼓励其建设省级企业研究院、企业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重点扶持万邦香料工业有限公司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根据大中型工业企业具体情况,提出建设模式、建设内容、建设进度、责任人、推进措施和考核指标,力争2012年底实现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0%。三是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建立技术组织机构,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和新工艺,对引进技术和装备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开展企业技术革新,开发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到2012年底,力争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机构建有率达60%以上。
二、结合产业升级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充分发挥省(今世缘)生物酿酒技术研究院、省淮安饲料安全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植物生长调节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市级重点科技平台的作用,推动农业种养、酿酒、食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省淮安盐化工产品分析检查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省油气井口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服务平台的作用,积极利用信息化、节能减排等先进技术工艺改造现有化工、机械、钢材等高碳产业,致力于实现以最小的环境代价支撑更高水平的发展。三是以中国科学院系统和南京大学在淮安建立的8个重点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开展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孵化的一条龙科技创新活动,加快培育壮大盐化工新材料、凹土新材料、色谱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精密仪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结合高校院所及科技园区提升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发挥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优势,打造基础研究平台,开展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夯实全市产业发展的地基。二是借力大院名校的创新资源,共建了8个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其中有6个已被确认为省级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累计获省财政1800万资助资金。三是鼓励技术转移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投资机构等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入驻科技园区,强化品牌建设,增强服务能力,实现与产业互动,提升园区的科技服务功能。
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