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为了获得更好的用户体验,请使用火狐、谷歌、360浏览器极速模式或IE8及以上版本的浏览器
帮助中心 | 关于我们
欢迎来到青海技术市场,请 登录 | 注册
尊敬的 , 欢迎光临!  [会员中心]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资讯 >  海安:科技特派员助农大增收

海安:科技特派员助农大增收

信息来源:江苏省科技厅    发布日期:2012-05-25    浏览量:4

  “新品种南瓜这个月上市了,每天5000斤销到上海,还供不应求!”

  5月21日,海安县李堡中凌村。华辉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徐祥军正在南瓜棚里小心侍弄他两个月来辛勤耕耘的宝贝,一只只小巧青翠的南瓜潜伏在青藤绿叶下,煞是惹人喜爱。丰收在望,徐祥军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与徐祥军同样高兴的,还有南通农院教授佘德琴。“农民致了富,我们从心里由衷地感到喜悦。”当天,她再次来到海安李堡的田间地头,查看各种蔬菜的生长态势。

  两个月前,徐祥军的大棚里还都是西瓜苗,因为今年持续阴雨低温,长势很不理想。实地察看后,佘德琴建议徐祥军改种新品种锦华南瓜。

  尽管2万多元的秧苗损失,让徐祥军有些心疼,但他还是狠狠心把45亩的西瓜苗全部拔掉。如今两个月下来,果真如佘教授所言:“这种锦华南瓜,不但好管理、产量高,销路也好,现在每天产5000斤,每斤可以卖到1元至1.5元。”徐祥军预计,这茬瓜亩产预计可以达到1万多斤。

  曾经在蔬菜种植上多次摔跤的徐祥军,以前因为把握不准天气、茬口、技术、品种,搞种植先后损失近300万元。“2009年的一次寒潮,150多亩番茄全部受冻,一夜之间就损失80万。”

  去年10月开始,有了农院专家田头指导后,徐祥军引进了抗寒抗病的蔬菜新品种,采用了多层覆膜技术、高垄栽培技术,还改变了原来的茬口模式,种植效益明显增加。

  得益专家指导、学会科学种田的,还有海安白甸村村民韦春奎。韦春奎根据专家建议,施行栽培新模式,大棚蔬菜年销售收入80多万元。他还成立“春奎大棚蔬菜合作社”,带领80户农民加入大棚蔬菜生产行列。

  近年来,海安县从省市科研院所和县农业服务站所选派了167名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全县100个村和28家企业进行科技创业服务活动,不断健全县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体系,实现有一个主导产业、有一批短平快科技富民项目、有一个技术依托单位、有一批乡土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四有”目标,辐射带动全县农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

  来源:海安县科技局

微信 电话 顶部 工作人员:0971-7612617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平台服务热线:

0971-6121697

工作日(8:30-18:00)

Copyright ©  2019        青海技术市场        青ICP备18001110号-4